e社区

你知道吗?简体汉字并不是党国发明的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2-15 00: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你知道吗?简体汉字并不是党国发明的




2016-01-28 江南樵夫              江南樵夫



                                     640发明.webp.jpg


2016-01-28


你知道吗?简体汉字并不是党国发明的



江南樵夫



网友:樵夫老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


            是谁发明的简体字?我知道中国古代都是繁体字,那么是谁发明规划统一的简体字?用简体字的初衷是为了书写便利吗?我担心简体字用时间长了,我们的繁体字会被后代忘记吗?


            我听很多人说每个字都是一个咒,有好的咒也有坏的咒,康熙字典就有每个字的吉凶,起名学也是很看重每个字所散发的能量。还有说凡是用简体字的地区都过不好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用繁体字的地区都很发达民主过的很好。樵夫老师您怎么看?


             樵夫:少年时读周谷成先生的《中国通史》,在上古传说部分中就有“仓颉造字,仪狄造酒”的记载。仓颉和仪狄都是黄帝时代的人,一个是黄帝的大臣一个是黄帝的女儿。就算按照五四以来中国人自己的臆想,黄帝时代离现在也有至少五千多年久远了。但是科学家从考古证据研究得出的比较可信的结论却是中国文字(还不是汉字)最早出现于公元前1250年左右的商朝武丁时期,是甲骨文,离现在只有三千多年。


              甲骨文(刻在兽骨和龟板上的文字)、金文(刻在金属器具上的文字)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演变成篆书,而在战国末年尤其是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施“车同轨,书同文”的大规模文化改革时,篆书演变成了隶书,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发展史的一个飞跃,它标志着汉字雏形的形成。


              后来东汉出现了楷书,大兴于魏晋,长流于后世,这种文字便正式定型,因为发韧于汉代,所以称之为汉字。


              应该说秦始皇对汉字的形成功不可没,篆书向隶书的飞跃几乎是瞬间完成的。那位(或一批)改革篆书将其迅速演变成隶书的不知名的人实在太伟大了。


              前几天看甲骨文列表,我惊佩于古人在文字改格上的鬼斧神工,改造与继承被演绎的天衣无缝。从甲骨文开始经过数千年多次演变的中国文字,居然至今神形不废。


              比如甲骨文的“匕”字有几种写法,其中两种是一左一右对称的象形符号,把两个向右的“匕”字凑在一起就是“比”,一左一右两种另外写法的“匕”凑在一起就是“北”;宝盖头的甲骨文写法是“介字”下面两竖外移接到人字笔画上;“百”字就更加一目了然,几乎和现代汉字一个形象,只是下面是一个鸡蛋,里面一条横线上有一个三角形,象一幅美丽的桂林山水画……


              如前所述,现代中国字因为是在汉朝定型的所以又叫汉字。


              汉字因为主要是象形文字,所以读写都不方便。有些人说汉字其实也有形声字具备发音的功能,这样说有点牵强,因为它的发音功能并不发达,毕竟没有字母化文字那样系统化。


               十七世纪初,有一个法国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的到了中国,他汉学造诣很深。他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他在书中首次准确使用拉丁字母标注了汉字的读音。


               后来,金尼格莱在中国学者韩云、王征等人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汉语注音的《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1955年—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时被原文字改革委员会确立为后来的汉语注音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就是以此为基础制定的。


              因为汉字存在读写都很麻烦的缺点,所以韩国和日本都先后对汉字进行了改革。除了生造新字,它们还各自创立了虽然仍是方块字但却可以拼音的字母文字。尽管如此,在正式场合汉字仍然是日、韩重要的文字表达形式,尤其是日本。


              简化汉字的呼声五四时期就有了,而简化汉字的行动其实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一九四九年后大陆政府推动进行了两次简化汉字的文字改革运动。第一次是在1955年——1957年进行的,简化字列表中的那些简化字基本上都收自于约定俗成的前人案例,并不是后人生造出来的。


               应该说第一次汉字的简体化改革是科学的、成功的,它延续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演变过程中“形神不废”规律的传统,所以并没有造成什么文化传承上的断层。


               但1976年10月公布的第二次简化汉字列表就不同了,它八百多个简化字基本上都来源于被文革耽误了文化的那代“工农兵学商”们天马行空的书写习惯,体现的不是科学精神而是当时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政治要求。我当时读小学,跟着报纸学过,现在看起来,很多简化字就是流行的错别字,简化汉字其实就是将错别字扶正,就是迁就那一代被文革耽误了学习的国人,是对汉字错别字的将错就错。


                这种简化字对汉字文化传统的割裂破坏几乎是颠覆性的。所以第二次简化字试行到一九八六年就被废止了。实际上人民日报和其他重要报纸真正使用第二次简化字一共不到两年。


                1955——1957年第一次正式推行的简体字大多数

                古代就有,颜元孙的《干禄字书》、刘复和李家瑞的《宋元以来俗字谱》(1930年)、钱玄同的《简体字谱》(1935年)等都有记载,简化字在从前被称为“俗字”。


                 这里百度了一个有关第一次简体字改革简体字列表的简化字来源组成资料,贴在下面可供参考:


                 “《简化字总表》第一表350个字、第二表132个字,共482个字。


                    有人考察其中388个字的来源,发现汉代和以前出现的有111个字(占28.61%),三国到唐代出现的有55个字(占14.17%),唐代和以前的合计有166个字(占42.78%),宋代到清代出现的有175个字(占45.1%),清代和以前的合计有341个字(占87.88%),民国时期出现的有46个字(占11.86%),民国和以前的合计有387个字(占99.74%),1949年以后出现的仅有1个字(占0.26%)。


                     书法家和群众创造并使用了不少简体字,因此说简体不好看不符合事实。


                      书法家写的简体字就非常好看。例如:


                      楷书字帖:唐代虞世南(?—638年)书《孔子庙堂碑》中有:状、弥、将、于、来、随、尔、涌、麦、继。



                        褚遂良(?—658年)书《雁塔圣教序》中有:盖、弥、净、箧、纲、随。


                        草书是简体字的重要来源。


                       汉代史游《急就章》中有:时、东、陈、孙、检、帐、项、楼、来、夹、颊、侠、箧、贝、学、见、为、伪、长、张、随、状、问、觉、乐、犊、读、断、变、郸。


                       据明拓肃府本《淳化阁帖》,晋代王羲之(303年—361年)帖中有:东、岂、试、为、缅、临、终、张、时、将、见、当、孙、扬、实、尔、鲤、鱼、与、诏、长、乐、陈、来、诚、绝、顾、灾、宽、饮、谢、杨、学、万、发、问、怅、颐、视。


                      王献之帖中有:尝、临、谓、诸、当、问、顿、许、尔、闻、弥、将、来、终、缠、绝、随、门、与、岂、劳、肾、为、汤、怅、时、经、传、写、孙、觉、陈、见、茎、顺、东、险、会、诣、请。


                      行书字帖中见到王羲之用过:于、将、随、终、岂、谁、维、侠、绵、绛、结、给、粮、纺、谓、语、为、数、谢、败、丧、盖、纸、书。


                       唐朝欧阳询(557年—641年)用过:来、闰、馀、问、盖、维、临、终、随、隐、将、侠、荣、门、闲、墙、粮、顾、纸、纷、绥、纭、间、丧、辞、结、数、状。


                        唐朝虞世南(?—638年)用过:来、问、礼、绝、维。


                        宋朝苏轼(1037年—1101年)用过下列简体字:顾、盖、来、堕、于、饥、误、敛、将、请、绝、万、尔、贾、闻、祷、须、阙、计、时、诚、夸、纳、记、诉、纠、与、访、谁、长、诗、语、馀、缘、弥、纪、闲、终、谓、闰、债、状、谒、见、间、挟、维、问、谈、啸、传、东、宽、当、闰、绝、须、数、挟、细、鸾。


                         元朝赵孟頫 用过下列简体字(1254年—1332年):来、给、诸、惮、质、丧、将、门、壶、设、请、绝、违。


                         明朝董其昌用过的简体字(1555年—1636年):记、为、将、纳、缉、于、万、证、盖、萧、顾、楼、赋、长、与、谓、览、尽、时、诸、谱、传。


                         清朝郑板桥用过下列简体字(1693年—1765年):问、觉、尽、梦、诗、来、绸、缪、潍、为、两、现、画、闻、壮、剑、红、饭、贾、见、语、状、胆、尔、阅、词、缓、继、应、给、证、宽、讯、说、请、违、麦、随、时、课、该、调、结、约、对、详、诉、贤、险、赋、蒋、学、劲。


                         一部分简体字还是老百姓创造的。


                          敦煌出土文献中的俗字有:爱、绊、笔、缠、尘、虫、床、纯、辞、断、堕、尔、盖、个、顾、挂、国、号、饥、迹、继、夹、荚、颊、坚、检、将、绛、经、颈、来、赉、礼、怜、粮、乱、脉、门、弥、鸣、纽、凭、栖、齐、启、弃、悭、墙、惬、箧、轻、师、随、万、闻、问、无、狭、侠、贤、挟、兴、烟、痒、异、隐、与、语、岳、灾、沾、众、嘱、装、庄、壮、状。


                          简体字中一部分是古本字,一部分是书法家造的,一部分是群众造的,都是我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简体字、繁体正字与异体字事实上并行。简化实际上是以简体字取代繁体字的正体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简化是根据“述而不作”的精神选定简体字。本来许多字的简体和繁体都在使用,简体字人们天天接触,基本上已经约定俗成,与繁体多有形体上的联系,并不难学。因此,采用简体字不会造成文化断层,根本谈不上割断历史。”


                         以上摘录文章的主要观点我基本上赞同。


                        我认为,第一次简化汉字因为是符合科学原则的,所以并不会割裂文化。而第二次简化汉字因为严重背离语言发展规律,对文化传承的伤害很大,所以是失败的。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简体字形成的动力的确是为了方便书写,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古代行书、草书作品和民间书札对简化汉字的贡献都很大。


                至于对汉字结构本身的玄学联想,我认为,虽然汉字的演变的确始终遵循着一个“形变神不变”的规律,但大多数以字说玄的故事都是牵强附会的,有些似是而非的案例也基本上都是通玄之人以字说事而已。就好比同一个卦象不同的人有千般解释一样。断卦的准确与否除对卦理的理解程度是否精深之外,重要的还是取决于断卦者与卦象之间是否有心灵的沟通,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测字。


                所以,科学的简体字是历史文化约定俗成的,不是党国或什么其他人一拍脑门就发明的,不会造成文化传统的丧失。


                 另外,您说“使用简化字的地方都落后贫穷,使用繁体字的地方都发达富裕”,这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只是一种巧合,并不是因为使用汉字的繁简形式差异所造成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汉语世界被人为隔离成了几块。使用简化字的大陆因为没有平等、自由和民主所以落后且贫穷;使用繁体字的香港、台湾甚至新加坡、日本和韩国则因为已经没有了禁锢和压迫所以发达而富裕,因此它们的贫与富只和所生活的制度有关而和所使用汉字的简繁形式风马牛不相及。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