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展开

社区小喇叭     

全站
admin 说: 注册时请使用中文名注册谢谢合作
2016-07-31
全站
admin 说: 欢迎大家
2016-07-14

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却一生摇摆在国共两党之间,人称“和平老人”

[复制链接]
我的人缘0

517

主题

897

帖子

32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21

社区QQ达人

QQ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微信
分享到:
发表于 2023-5-7 21: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一大”系列: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却一生摇摆在国共两党之间,人称“和平老人”


雷剑    青史可鉴    2022-09-20 17:40
640.jpg


         不过在革命的过程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先后被革命的洪流所淹没。“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行进,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他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反对封建帝制。后参与创办了《民国日报》,以笔为武器,号召民众奋起反抗旧制度,并第一个报道了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消息。

         后来,他结识了陈独秀,倾心于马克思主义学说,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最早的58名党员之一。然而在大革命的高潮时期,他却突然退出共产党。

         1927年之后,他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中央监察委员、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他担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期间,亲历了西安事变,并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全力奔走。

        全国解放前夕,他作为国民党代表参加了和平谈判,事后却选择留在北平,一起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他见证和亲自参与了国共两党的成立,最后却只能以一个民主人士的身份盖棺论定。幸也?亦或不幸?他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文人,有理想的文人,他希望这个国家发展壮大、民主和平,却无奈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身不由己。

        他就是——邵力子

文化急先锋


        能在近代史留名的人幼时大都不凡,邵力子也是这样。

        1882年,邵力子出生在绍兴府会稽县陶堰乡邵家楼村,他6岁便进入私塾,10岁便读完《论语》、《诗经》,被乡亲们称为“神童”。

       年幼的他彼时还叫做邵闻泰,“力子”是他后来取的笔名。据说这个名字是摘取自《后汉书》中“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的句子,“力子”一词、意即“勤劳之人”。

      绍兴自古钟灵毓秀之地,不仅出名人,而且出优秀的文人,忧国忧民的思想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生生不息。

640 (1).jpg

           1898年,正值变法维新运动走向高涨的年代,17岁的邵力子青春年少、意气勃发,离别故土,奔赴上海,考取南洋公学特班生,与李叔同成为同学。此时,任特班总教习的正是蔡元培。1902年,邵力子回杭州应乡试,考中第67名举人。

         1906年10月,邵力子同于右任一起东渡日本寻求救国良药。在日本,他们在同盟会会员康心孚的引荐下,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与孙先生的一席交谈,使他们二人当场就要求加入同盟会,愿跟随孙中山闹革命,共举反清大旗,孙中山欣然同意。

         1907年,他与于右任等在日本创办《神州日报》,宣传民主革命,反对封建帝制。回国后,1910年去陕西高等学校任教,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遭到陕西当局迫害,被驱逐出境。1912年,他与于右任等创办《民立报》,担任编辑兼《民声报》记者,大力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封建军阀统治。1915年,因揭露袁世凯复辟、卖国的罪行,《民立报》被封闭停办。他再接再厉,在讨袁声中又筹办《生活日报》,和陈英士、叶楚伧等办《民国日报》,邵力子任主笔,同时兼编该报《觉悟》副刊。

         这一时期,邵力子写了大量文章,号召推翻旧制度、旧文化、旧文学,向旧社会作斗争。他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改革教育,发展科学,向新文化进军。同时倡导革命,反对军阀割据,向帝国主义斗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邵力子在《民国日报》头版头条的突出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是中国最早报道十月革命消息的人。

发起成立共产党


        1919年5月5日傍晚,时任《民国日报》主编、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邵力子,在报馆接到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的专电,立即赶写了新闻报道。6日一大早,他就携带刊有“五四运动”消息的《民国日报》赶到复旦大学,亲自撞响大钟,召开全校师生紧急大会,即席作报告,讲时事,揭露北洋军阀的种种卖国行径,号召学生走出校园,声援北京的爱国学生运动。复旦学生在上海第一个举起了“五四”的大旗,走在斗争的最前列。

        随后邵力子通过《民国日报》指导和参与五四运动,并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创办了《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邵力子任《觉悟》副刊的主编,从1919年创刊时起,至1925年夏被迫离开止,共撰写了一千余篇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他的思想主导下,和当时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影响下,《觉悟》副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园地”,积极传播了马列主义理论。一大批的知识分子和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团结和聚集在《觉悟》副刊的周围,如陈望道、张闻天、鲁迅、胡适、李大钊、陈独秀、恽代英等。

640 (2).jpg

            1920年4月,邵力子与陈独秀等人在上海会见第三国际代表维辛斯基,共同研究了中国建党的问题。1920年5月间,邵力子、陈望道与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要是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他们一边做理论研究,一边组织和指导工人运动。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们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有必要建立一个正式的组织。

            1920年8月,研究会转化为上海共产党(后来又称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小组的最初成员有七人,即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沈定一、邵力子和施存统。其时,经常在一起活动的还有个戴季陶,但是他因为国民党籍的关系,没有正式加入组织。

            张国焘后来回忆说,“在小组成立的会上,每个参加者都表示加入的意思。戴季陶则表示他与孙中山先生的密切关系,不能成为一个党员,并因此而哭了一场,因为他内心很相信共产主义,很想加入,但又不能如愿以偿。至于邵力子倒没有说这类的话就正式加入了。”

            1921年7月,为迎接中共一大在上海的召开,邵力子与张国焘等人一起负责大会的组织筹备与联络工作。7月31日,他还在《觉悟》副刊上发表施存统的《再与太朴论主义底选择》一文,公开宣称:“我所信的是马克思主义,就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彼底最后目的,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彼底最近手段,就是‘劳农专政’。”

退出共产党


           邵力子一直主张“国共一家”。1922年,他出任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上海大学副校长,1923年底,校长于右任离开上海去广州,邵力子代理校长。学校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学生不仅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还参加社会的实际斗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革命积极分子。

             邵力子中共党员的身份起初是保密的,作为先参加国民党、后加入共产党的特例,他对于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25年春,邵力子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秘书长,后来担任政治部主任;在此时期,经周恩来批准,邵力子公开了中共党员的身份;他同周恩来一起,有目的地引进倾向共产主义思想的新人,扩大了共产党员在军校中的作用和影响。

          邵力子后来曾经介绍过这段经历,他说他是当时中共中央批准的“特殊党员”。他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有些人先是共产党,后参加国民党,而我是先国民党后参加共产党的。1926年7月,蒋介石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我是总司令部秘书长。”

640 (3).jpg

             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邀请国民党和中共各派一位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会议。蒋介石决定国民党派邵力子出席;这样一来,自然而然,邵力子就不能以中共党员的身份出席会议了。

             对于退党的经历,邵力子回忆说,“在誓师北伐后,蒋介石即委我代表中国国民党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国际第七次扩大会。中国共产党代表是谭平山。我与谭平山先生由广东抵上海,准备取道海参崴前往苏联。我当时是一个跨共产党的国民党员。到上海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欢送会。会上瞿秋白讲话,愿我以纯粹的国民党员身份代表国民党去苏联开会,(并)欢送我退出共产党。”

             邵力子还回忆说:当时瞿秋白等认为他“多年来为党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这次到莫斯科去,还是做个纯粹的国民党代表好”。这一说法,和杨之华(瞿秋白夫人)在1956年9月的回忆是一致的,即:“邵力子退出党是我们党作出的决定。”

            杨之华回忆说:“因为当时国共合作,国民党内部分左、中、右三派(汪精卫为左派,蒋介石为中派,戴季陶为右派),当时我党为团结蒋介石,劝邵力子退出共产党,以便转变蒋的思想。”当时,中共让邵力子退党,主要是认为他以单一身份在国民党内更方便开展工作,可以通过他来转变蒋介石的思想,以团结国民党左派和中间派,联手打击右派,捍卫大革命的成果。

主政陕西


            1927年5月初,邵力子从苏联回国、到上海后,始知道蒋介石已发动“清共”。此后,邵力子隐居于南京的一位老友家中。1928年初,蒋介石下野后重新上台,邵力子面见蒋介石时要求他放弃“分共”政策,以政治途径解决国共分歧;蒋介石假意同意。邵力子轻信了,开始为蒋介石担任幕僚,此后凡蒋介石的重要文告,都出自他和陈布雷两人之手。

            1933年,邵力子被蒋介石委任为陕西省政府主席,原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专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负责军事。

            邵力子来到陕西的目的,当然是蒋介石希望他能对西北军“掺沙子”。对此,杨虎城当然心知肚明,二人表面上客套,虚与委蛇。

640 (4).jpg

                不过,由于杨虎城手握重兵,邵力子对他却无可奈何,只好把精力放在民生上面,与杨虎城实行军政分治,筹划并领导了水利、拓荒、交通、文教等各项建设事业,为西北建设奠定了基础。

              他聘请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完成了泾惠渠、洛惠渠等水利工程,龙门闸、风陵渡的工程也逐一完成。为了发展农业,他督促各县,共凿井十万眼,开荒造林,还创办了武功农林学校。还资助夫人傅学文创办了助产士学校,推动科学接生。很快赢得了三秦民众的爱戴。

            虽然在民政上做了一些事情,但作为一方大员,邵力子的手中的权力十分有限,尤其是当张学良的东北军来到陕西后更显局促。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曾经写道:“我上次见到他是在六年前,当时他是蒋介石的私人秘书,他帮助我访问了总司令。从那时起,他就在国民党里飞黄腾达起来。他是一个能干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总司令赐给了他省主席的殊荣。但是可怜的邵力子,也同其他许多文官当省主席的一样,他统治的地盘不出省会的灰色城墙——城外的地方是由杨将军和张少帅瓜分的。”

           “邵力子阁下自己一度当过“共匪”,现在再提这件事未免有些不恭。他事实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始者。但是我们不应当对他太严厉,在那些日子里,当共产党是一桩时髦的事情,没有人十分明白入党究竟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许多有才华的青年都是共产党。后来邵力子反悔了;因为在一九二七年以后,当共产党是怎么一回事,已经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了,那是可以叫你脑袋搬家的。此后邵力子便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再也没有表现出信仰异端的痕迹了。”

西安事变前后


             1936年9月8日,毛先生给邵力子写了一封信,指出他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尚斤斤于‘剿匪’,无一言及于御寇”,对“《觉悟》时代之邵力子先生,一行作吏,而面目全变”表示惋惜,并诘问他“安得去旧更新,重整《觉悟》旗帜,为此一国一民族添欢喜乎?”

             1936年12月12日晚,西安全城突然枪声四起,邵力子从梦中惊醒,披衣到院中察看情况,却被一队士兵押走了。此时原住在解放路(原名中正路)西京招待所内的国民党大员也被囚禁了。关押时,邵力子才知道张杨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了。

640 (5).jpg

                虽然被抓了起来,但杨虎城知道他没有威胁,就派他去看望蒋介石。见到蒋介石后,邵力子很诚恳地说:“委座,事已如此,还是应以国家人民为重,他们的要求似乎也可以考虑。”

               西安事变解决后,张学良被软禁在浙江奉化溪口,蒋介石要邵力子与张学良同住,帮助张学良读书。实际上是对邵力子的一种变相处分。从此,邵力子离开了他主政四年多的西安。不久,蒋介石发布命令,免去了邵力子陕西省主席一职。

              不过,蒋介石还是比较惜才。在随后的1937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三中全会上,邵力子被任命为国民党宣传部长,着力发挥他的长处。在接下来的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庐山谈判中,作为国民党谈判代表之一,邵力子为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很大努力和贡献。

重庆谈判中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8月28日,毛泽东受蒋介石邀请,从延安坐飞机来重庆谈判。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以及张澜、郭沫若等各界要人都来机场欢迎。邵力子与毛泽东已近20年未见面了,这次重逢,彼此都十分高兴,握手之后,就在机场合拍了一张照片。

640 (6).jpg
(重庆谈判时,张澜、邵力子、郭沫若、傅学文等去机场迎接
毛先生、张治中)

             在重庆谈判中,邵力子和张群、王世杰等国民党代表,同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等进行谈判。

             邵力子曾经说:“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国力衰弱,百废待兴,人心思治,全国人民亟需休养生息,团结一致,建设国家,岂能再启战端!”因此,他虽为国民党的代表之一,但遇到国共双方看法不一致时,他就力排众议,既能基本上维护国民党的利益,又能满足共产党的要求,千方百计地求同存异,使之达成协议。

            10月10日,终于举行了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的签字仪式。

留在北平


           淮海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大厦将倾,战争局势已趋明朗,每个人都需要考虑自己的出路了。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黯然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

          1949年3月24日,国民党当局决定组织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再次指派邵力子为和谈代表之一。

          4月1日,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邵力子、章士钊、黄绍竑、刘斐、李蒸为代表和屈武等为顾问的代表团到达北平,与周恩来为首席代表、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聂荣臻等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进行正式和谈,商定了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但国民党政府却拒不签字,和谈遭受失败。

           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当晚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国民党当局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值得注意的是当南京政府急电询问代表团归期,代表团讨论是否南返时,邵力子首先发言,表示不再南返的坚决态度。实际上,在此以前,他已把夫人傅学文接来北平,早作留平不返的具体准备,坚决站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方面来了。

解放后


              邵力子1949年10月出席了首届人民政协会议,参加开国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他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并历任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务委员;同时在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苏友好协会、世界和平理事会任各种重要职务。

640 (7).jpg
(马寅初、李德全和邵力子(右))

               在1954年,他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观点出发,就提出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邵力子是民革中央的领导成员之一,他一贯热心民革组织的工作,关心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通过广播和新闻报道,发表谈话,撰写文章,号召去台人员认清前途,掌握命运,邵力子始终坚持和平奋斗的信念,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奋斗不懈。

              1967年12月25日,邵力子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此正是:

是忠是诚,一生盖棺难论定;
属国属共,百年是非早成空。


END


来自群组: 新闻报道


上一篇:他是党的创始人,晚年却寄人篱下、生活困顿,但仍是一身傲骨
下一篇:陈独秀:先生本色是书生
哎...今天够累的,签到来了7...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户口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笃行民主言论自由 。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