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古代的套路文化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9-30 09: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古代的路文化



[color=rgba(0, 0, 0, 0.3)]大道 荣升     榮昇社科     5天前


古代的套路文化

曾有网言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那意思是在城市里能人太多,稍不留神就进入别人设计的套路或陷阱,不如回到简单实在的农村去安心。

然而,你以为回农村就没事了?其实不然,因为套路无处不在。不仅套路无处不在,而且套路它是有传统的,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你躲得开吗?

早些时候大家熟知的“套路贷”,再早些时候的p2p陷阱,更早的时候出现且一直没有消失的传销,等等;可谓是套路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

而且这还仅仅是民间,人们日常生活稍不留神可能就会遇上的“套路”,被牢牢套住。更可怕的是那些深入传统文化中的“套路”,早已经伴随华人几千年了,如影随形;躲得开吗?不能。

那么,传统文化中就有哪些套路呢?

第一,民族是个套儿。民族起始于亲族、氏族联盟,是古代原始人类群体组成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不同群体间经济、文化交流,包括通婚等行为的日益频繁普及,族群、民族的概念逐渐模糊,早已无需再去刻意划分了。

那么,为啥很多朝廷喜欢使用民族、族群这个概念呢?因为,在古代小农经济时期,人们的活动半径很小,除了走亲串友,很多人一辈子不出远门;山里人更是一辈子走不出大山。传统与习惯都是通过家人亲友,言传身教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

在人们印象中,同族、同姓的人被认为是“自家人”,甚至有的还认为是多少年前同一个先祖呢(其实从血缘来说早已没有一点关系)。
传统社会有个思维习惯叫“是亲三分向”,“自家人”遇事会帮忙,还会彼此护短。

出于私心自利,“自家人”抱团取暖也算正常现象。这点思维习惯被朝廷中的“能人”发现并利用,他们把人群划分为不同族群,圈定一个又一个群体,在政策上厚此薄彼。朝廷有意识地制造族群之间的不平等,使其彼此争斗不止,让他们忘记共同的利益诉求;也即忘掉朝廷是如何盘剥他们的。
这就是挑起民众斗民众,朝廷坐收渔利的统治术,也是较早的“套路”。

640.png

第二,书法是个套儿。书法字体,是书法风格的分类。传统分类共有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和楷书字体五种,也就是五个大类。
在每一大类中又细分若干小的门类,如篆书又分大篆小篆,楷书又有魏碑唐楷之分,草书又分章草、今草、狂草等。
还有一种分法是:楷书、隶书、行书、魏碑、篆书、草书。楷书中包括:颜(颜真卿)体、欧(欧阳询)体、赵(赵孟頫)体、柳(柳公权)体等。

这么多的字体风格,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耐性,别说练习好一种字体了,就是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字体都很费劲。选择合适的字体后,你还得付出成年累月的精力去临帖、模仿、练习。

现今,除了日本有极少数人偶尔学一下中国书法外,其他国家基本不学书法。而古代中国,很多书生穷其一生在练习书法。

人们练习书法,力求把文字写得好看,有美感。很多历史名人还因为字写得好而被朝廷重用。有些民间的书者,还专门以写字为生,替人写书信、牌匾、字画等。到了现代还成立了什么书法协会等组织。
就是用书法这个套路套住一部分人,不让他们去思考或从事别的事情。

欧美的古人没有练习书法的习惯,他们把中国人学书法的时间腾出来去研究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技术,去探讨芬權、法治、宪政等理论。这就是区别。

第三,古诗词是个套儿。讲究押韵,排列齐整,诘屈聱牙,晦涩难懂,是古诗词的特点。

整体来说,古诗词不是为了方便人们表情达意,让大众掌握文字描述的方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便利,而是越是云遮雾罩,不知所云,越被人捧为“高手”“大家”。

说到底,古诗词跟现代的朦胧诗一样,充其量是写作者自我情绪的宣泄罢了,是作者活在“自我”中的一种形式;它故作高深,却无法将问题描述清楚,无法让人们广泛交流传播,所以它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古诗词这种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表现形式,在古代却吸引了无数文人日夜为之字斟句酌,殚精竭虑。他们中很多人废寝忘食地去抠字眼、拼字义、凑音韵,无数大好时光就这么消磨没了。

古诗词跟书法的作用一样,套住一部分人的时间和精力,使其痴迷其中,无暇他顾。

640 (1).png

第四,儒学是个套儿。儒家学说从孔孟等代表人物的创始理念讲,其目的是全力服务帝王。孔丘临死曾在遗言中说“吾学皆为王,将来的王们会明白”。

孔丘等人都出身王室、贵族,他们为帝王出谋划策,“设计”出愚化民众的技法即套路,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在尽其本分;服务帝王就是服务他们自家嘛。

他们通过文字描述和说教,把皇权塑造成“理所当然”地奴役万民的“神器”,驯化民众自觉服从皇权统治。
如果你祖上不是贵族,就不要自作多情地认为儒学是为你服务的。

比如,儒家主张社会要分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间享受不同待遇;即使是在人的欲望需求上也要有等级之分。
他们认为帝王应该享有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的,包括美貌;帝王可以从全国各地挑选成千上万的美貌女子作为妃子、宫女,随时随地任由帝王宠幸,宣泄淫欲。各级官僚和乡绅们除了正娶一个大老婆,还可以纳妾,数量虽不如帝王,但也远远高于普通百姓。

然而,你一个小百姓如果家境不好,连媳妇都娶不到;娶到媳妇的如果在外面交到一个“相好的”,那就是不道德,轻则被谴责,重则要被浸猪笼灭口。

第五,古戏曲是个套儿。古时文盲占比在98%以上,历代朝廷都习惯褒扬有文化的人,贬低没有文化的人,而“有文化”必然是家境富足或出身贵族者。
所以,儒家大肆宣扬“学而优则仕(学习好就当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没文化的活该被有文化的人整治)”等理念。

除此,还“设计”出针对文盲的套路,比如古时的各种戏剧、段子,基本上都是先塑造一个明君、忠臣;忠臣与奸臣斗,明君主持公道,始终是皇帝有理,皇帝英明。剧情中即便是个昏君,但作为臣子及百姓也得效忠。
也有描述“穷书生被大家闺秀看上”的故事,得是书生才行,没文化的人大家闺秀是看不上的,等等。

把这些故事编成剧目,如京剧豫剧河北棒子越调快板儿等段子,在农闲时节,让那些没文化的人在劳作之余观看解闷。
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心甘情愿接受现实,死守着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代为农,世代为奴。

第六,裹脚布是个套儿。从小以“三寸金莲”的标准把女性双足用裹脚布缠着,使之变形残废,女性别说是参与社会事务了,就是走路也走不稳当。本来女性体力就不如男性,再经这么一缠足,女性们更是弱不禁风,彻底变成男人的玩物。

大男子主义是等级社会的又一特点,它是从儒学、理学教化开始培养的。那些热衷于国学的现代女性,大多没人真正弄懂国学;如果真懂了就不会去给自己的孩子“下套儿”了。

640 (2).png

第七,皇权是个“大套儿”。帝王皇权主宰了华人圈上千年。皇权至上,“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为王臣”的理念浸入华人骨髓。

皇权是皇帝假借上天之名,驾驭万民,把万民当牲畜一样放牧的社会管理模式。皇帝被称为“天子”,“真龙天子”,皇帝的子孙称为“龙子龙孙”,朝廷所在地称为“天子脚下”。

赋予皇帝神秘的身份和神秘的力量,目的是让民众敬畏、崇拜、顺从皇权,皇权取得无可置疑的“合法性”,民众心安理得地接受其统治。

皇权的特点是:至高无上,不可质疑,无条件服从,天下万物皆为其所有,为其私产,包括人。皇帝,跟古代传说中的饕餮一样,永远吃不饱,永远不满足,只进不出。年年只有民众为皇帝朝廷纳贡岁赋、出劳役,谁见过皇帝给民众带来了什么好处?

第八,八股文也是个套儿,目的是圈定文人与官吏的思维范畴。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纪晓岚以文采出众闻名遐迩,也以性情耿直被人称道。他对朝廷为何非要通过科举的形式来选拔人才心存不解。
文化人,又有点思考能力,所以心里老嘀咕,朝廷为啥不选一些会技术懂经商的人去搞经济呢?这样的话大清经济不就更好了嘛。

他带着疑问去找乾隆即弘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因平时君臣关系较好,工于心计的弘历对纪晓岚这种书生是又喜欢又可怜。

弘历不客气地说:“你枉为大清第一才子,却不明白科举的深意。朕告诉你,科举既不为选贤任能,也不为教化国民。而在于让读书人拘于八股,皓首穷经,不得他暇。用名利二字牢牢拴住他们,使其再无暇思索什么真理大道,使其永远雷霆雨露莫非皇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弓箭射程内,比喻圈套、牢笼),则大清江山永姓爱新觉罗氏也。”

弘历的“直率”令纪晓岚震惊得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皇权治下的学塾教育,其目的皆在于此。你想当官牟利,他定好了选拔方式,你得先按他定的考试题做出答案;而“正确”答案他事先也定好了,你必须得记着。从小该学什么内容,他已给你划定了范围,不能超出他划定的圈子,否则你学了也是白学。如果你不按他划的范围学知识,会被处罚,说你一心二用,去学那些异端邪说。

说到这里,都该明白了,这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套路”。

小结一下,中国传统中最大套路是皇权,法家理论和儒家学说是皇权的两条腿。当然,皇权它是个怪物,有很多“腿”,比如道家、佛学等也是它的“腿”;而法、儒是它的两条“粗腿”。
排第二的是儒学,儒家学说对华人思想影响最大,“一统江湖上千年”,可谓是垄断了华人的思想领域。华人社会出不了大思想家、大发明家,盖源于此。
排第三的是法家理论,它是砖痣集权的骨架,儒学是皮肉;法家主张是皇权赖以屹立不倒的支柱,儒学则是给皇权提供血液滋养的供体。

法家是硬套路,儒学是软套路,虽各有特色,但作用一致。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