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为民做主”暗含奴民奴性思维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9-30 08: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为民做主”暗含奴民奴性思



[color=rgba(0, 0, 0, 0.3)]大道 荣升     榮昇社科      昨天


“为民做主”暗含奴民奴性思维

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成为无数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这句话是豫剧《七品芝麻官》主人公的唱词,它不仅唱出了中国历代“父母官”的心声,而且也代表了很多民众对官人的期盼;不仅是深植于华人心中“清官”情结的再现,而且也揭示了传统政制生态的真相。

在过去,“当官要为民做主”可以说是代表了一种政治信仰和社会理想,无人质疑,而且广为传扬;尤其是作为民众对社会管理者的“清官”情结,时刻弥漫在空气中。

有人还专门总结出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录。比如:

东汉的董宣被光武帝加封为“强项令”(硬脖子、不低头的洛阳令),宋代的包拯(包青天),明朝的海瑞(再世包拯),清朝的于成龙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甚至还列出了林则徐,魏征,于谦,文天祥,等等一长串名单。

然而,硬脖子洛阳令杀了一个奴仆,无数个奴仆依然横行无忌;包拯铡了陈世美后,并没有禁绝忘恩负义之人;而酷吏海瑞为个人名利亲自逼死亲生女;于成龙之后贪官污吏如过江之鲫,前赴后继.....

在传统文化中,由于对思想的禁锢,人们没有思考质疑的习惯,而是盛行“只要上面说的都对”,质疑的声音被视为异端,没有人敢以身试法;人们习惯了不思考,不质疑。所以,清官情结经久不衰,奴性思维大行其道。

清官情结,“为民做主”思维,其实是属于奴民思维和奴性思维。它一方面是皇权拥有者有意培养的思维,另一方面也是民众被迫习惯了的思维方式。

所谓奴民思维,就是管控、奴役民众的思维;所谓奴性思维,就是丧失了人格的奴隶思维。说直白点,奴性思维,就是一种奴隶人格。

主要特征是,崇尚权位,谁权大谁说了算。民众普遍畏惧并屈服于权威;没有正常的人格和尊严追求;缺乏正义感,连认识和保护自身基本权利的想法和勇气都没有。

640.webp.jpg

因为屈服和畏惧权贵,扭曲了人性,丧失了尊严,反过来又去奉承和依附权贵,助纣为虐,成为强权的拥戴者甚至帮凶。

奴性思维还有个特点,就是明明自己不是主子,却总是站在维护主子利益的角度去想问题;明明自己是被剥夺、被侮辱的对象,却还全力维护锦衣玉食者的既得利益。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讨得主子欢心,以期主子高兴多赏赐几块骨头。

奴性思维渴望救世主,期待明君和清官出现,为自己做主;认识不到美好生活来自自己的付出和创造,反而认为是皇恩浩荡、清官做主的结果。
所以,从内心中对权贵卑躬屈膝,以期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奴性思维,也是实用主义加机会主义的人生哲学,注重私利、相信关系、否定公义,喜欢依附权威而存活,不懂得人与人是平等共生互助的关系。

具有奴性思维者的共性是:

一、缺失自我。对主子莫明其妙地膜拜。二、唯命是从。主子叫杀人就杀人,叫放火就放火,不分青红皂白。三、唯上是尊。不敬亲爹敬主子。四、主子屁香。对主子整日唯唯诺诺、点头哈腰、低声下气,将主子奉若神明,连主子放个屁都认为是香的。五、狗仗权势。对下兇残无比,胜过犲狼。六、崇拜权威名家,骨子里浸透着等级观念。

一个渴望“为民做主”,奴性思维盛行的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冲动就会大打折扣,各项发明创造就会遭遇明里暗里的阻碍,而且还会使黑恶势力横行,歪风邪气盛行,直至互相伤害,人人自危。

历史上有很多皇朝大力培育奴性思维,大搞文字狱,阻塞言路,使普通百姓,文人墨客噤若寒蝉,所有的奇思妙想被掐灭在萌芽中,各项社会事业裹步不前,甚至倒退。

奴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是鞭子抽出来的。其二,是“利出一孔”赏赐出来的。其三,是独尊某术驯化出来的。

通过这些手段,使人慢慢变得,“一方面逆来顺受,自甘卑贱屈辱贫寒而不自知;另一方面,一朝得势,便以贵凌贱以富凌贫,加倍压迫自己的同胞。中国只有两种人:主子和奴才。以奴性自处的人,得志时是主子骄横拔扈,表现出兽性的残忍;失意时是奴才,摇尾乞怜,惟主子之命是从,分取吃人的余羹,现出奴的卑微和无耻。”

640.webp (1).jpg

缺乏独立思想、缺乏平等精神、顶礼膜拜权力,皇权治下缺乏平等是奴性思维产生的本源,并由此派生出权力崇拜、思维固化。具体讲,这种“土壤”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三纲”拒绝了社会、家庭中的平等。

在孔子、孟子的时代,已然有了君臣、父子、夫妇三重伦常的叙述。自然,君、父、夫为主,臣、子、妇为辅。孔子最初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强调各尽职守、各安其位。

到了汉武帝时,董仲舒将“三纲”升级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如此,家国一体,社会关系融入伦常;而且突出的是君为臣纲,再加上一整套“神权化育君权”、君权统御一切伦常的理论即君权神授。
由此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社会结构,形成以上御下、尊上卑下的社会等级,从而使皇权统治“合法化”。

自此,不平等成为朝廷信条,社会规则,人伦常理。

二、以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强化了不平等观念。

“三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以“三纲”为基础,帝王奉行“利出一孔”原理,社会资源在各阶层绝对地不平等地分配。这些资源如此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乃至生命权。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武死战,文死谏”。特别是“文死谏”甚为荒唐,即使是社会“精英”如士大夫阶层,也没有一点生命权的平等概念。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则将财产不平等和身份不平等理念大肆宣扬,深入人心。

由三纲衍生的不平等自然会扩展到社会各阶层。

三、不平等激发的流血冲突和改朝换代,导致了新的不平等。

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这个结论虽然有些偏颇,但就平等观的演进而言,确实是不刊之论。

特别是以平等、均权为口号的农民暴动,一旦成事,或夺得政权后,首先承继的就是等级制度,制造不平等;如黄巢、朱元璋、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所作所为。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看似反法统、反血统的平等口号,昭示着一个直白的观念——改朝换代不是为了推翻不平等,而是建立由我主导的不平等,是要在既定的不平等链条中居于顶端,做那“人上人”,享受那“甜中甜”。

至于民间弥漫的不平等观念,一如鲁迅笔下的阿Q,不做奴隶,便做主人,从来没有平等待人和被平等对待的思维。

四、拒绝平等自然会崇拜权力,当然也就谈不上思维创新,只会令奴性思维风行。

拒绝平等,当然就要追求权力“既寿永昌”,长盛不衰。

无论帝王,还是朝臣、封疆大吏、及至僚胥,都不愿意做平民百姓,都要治人、牧民,“为民做主”,发号施令;到处弥漫着权力崇拜的空气,全社会完全没有了“公民社会和公民身份”、平等意识的展露机会。

“为民做主”者一旦手握权柄,就要把稳定权位作为其核心目标,加持固化其权力。

固化权力、加强权力往往会打着创新、改革的旗号,但一定会有不可突破的若干原则。

创新是组织内部对外在环境的自适应,是破立之举,乃至是格局重构。就此而言,创新与权力固化天然对立。

创新需要底蕴、激情,敢为人先的精神,而权力固化后的体系总是在配置因循守旧的土壤。因而,个体的创新受到了体系和个人素养双重制约。

如果不对体系机制进行刮骨疗毒,释放出个体或团体的创新思维,就无法突破“为民做主”,奴性思维的习惯性禁锢。

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律至上,人们遇到冤屈不公,诉诸法律打官司就可以找回公道;如果想发明创造,不需要看权威人物的眼色,尽情按照自己想法去做就行了。总之,不需要谁为你做主。

正常的人格健全的人,是不会有奴性思维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不是未成年,不是弱智者,他是不需要别人为他做主的,而是遇到事他自己会为自己做主。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