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压垮大清皇朝的那根稻草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20-9-27 10: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压垮大清朝的那根稻草



[color=rgba(0, 0, 0, 0.3)]大道 荣升      榮昇社科       3月21日


压垮大清皇朝的那根稻草

(一)

“我像一条狗,叫了100年,也没能把中國人叫睲!”据传,说这话的是一个叫马相伯的人。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他,但很多人知道民国时的蔡元培、于右任等,而他们是马相伯的学生。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马相伯打算叫醒的人,蔡、于充其量跟马一样,是搞教育的官员或政府高官而已。

而袁世凯和孙中山等,那些“压垮大清皇朝的稻草”,都不是马相伯“叫醒”的人。

马相伯没有叫袁世凯去小站练兵,也没有告诉袁世凯怎样逼退清帝;马相伯没有教会孙中山写《建蝈方略》,更没有教会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同盟会,把实现“三民主义”等宪法政治作为奋斗目标。

还有,很多袁世凯、孙中山的追随者,他们舍得身家性命,把爱新觉罗氏从至高无上的皇权宝座上拉下来,改变了两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形态,他们都不是马相伯“叫睲”的。

那么,袁世凯、孙中山等是如何醒来的呢?一是外来理念启发,二是自己的悟性,三是时事逼迫,四是机遇使然。

(二)

能臣干吏袁世凯,曾经为满清后期的复兴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却被清廷皇族排斥,还差点丢命,他醒了。
孙中山一肚子改新图治的想法,原本只想谋得一个为朝廷效力的机会,而在投奔李鸿章时,权臣们睬都不睬他一眼,他睲了。

如果没有小站练兵练出“袁家军”,袁世凯就真的要在原籍“养病养到死”了。

如果没有同盟会等革命党前赴后继发动武装起义,以及遍地开花地针对满清高官的刺杀行动,孙中山也不可能在武昌起义后,被南方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640.webp (3).jpg

有研究指出,行政是否廉洁昌明,看政体;战争是否胜券在握,看将帅。在武力决定政制和权力架构的特殊社会,“兵者国之利器也”;谁掌控了它,谁就掌控了社会全局。

曾有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一个情节,因是否对中南几省“保路运动”采取镇压行动,清末重臣张之洞与摄政王载沣发生了争执。

张之洞力劝载沣实行怀柔措施,别急着出兵镇压,否则激起民变就无法收拾局面了。

而颟顸自负的载沣,不以为然地说:“有兵在,不怕!”

一句话把张之洞气得只吐血,跌跌撞撞走出宫门,边走边叹道:哪有养兵对付自己国民的朝廷,亡之不远了......

然而,一、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事件、八国联军进京,屡屡证明了大清的兵已“不在”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几次战争,都是以清廷失败,割地赔款了结。主因就是兵不起作用,保不了家也卫不了国。

草包载沣当时可能还在想,清兵外战不行,搞搞内战、镇压一下变民应该不成问题。所以他才信心满满,以为只要“有兵在”大清江山依然稳如泰山。

事实证明他错了,兵真的“不在了”。

原来纵横驰骋九州万里无敌手的满洲铁骑,现在变成了吸鸦片、逛窑子,炮弹装砂子,走路醉歪歪,不堪一击的八旗兵了。
而清廷新军都成了“袁家军”。所以,兵在,但不在载沣和清廷手中,而是在袁世凯手中。

随着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满清八旗子弟无将御敌,不得不启用在老家“养病”的袁世凯主持大局。载沣也不得不交出所有权力,悻悻而归。

自此,一向治军有方,从政干练的袁世凯,带领“袁家军”踏上了“中国大舞台”。

(三)

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而成。中国同盟会,亦称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组织和领导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民主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在推翻满清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皇权专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巨大作用,为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成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1905年7月,通过日本黑龙会头领内田良平的牵线,孙中山奔赴日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

同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未派人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会上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中国同盟会宣言》、《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由黄兴等起草的《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会章共30条,以后经过修改为24条。

经大会讨论通过的章程规定,同盟会设总理一职,总理以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3部;在国内外分设9个支部(国内有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国外有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并在各省区成立分会。
大会决定在国内外联络会党、新军、华侨,建立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640.webp (4).jpg

随后,同盟会在多个地区组织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满清统治。

自1906年起,中国同盟会联合地方会党,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又称“丙午萍浏之役”)、黄冈起义(1907年5月,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七女湖起义(6月,又称“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钦廉防城起义(9月,又称“丁未防城之役”)、镇南关起义(12月,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钦廉上思起义(1908年3月,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云南河口起义(4月,又称“戊申河口之役”)、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和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又称“辛亥广州起义”、“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在兴中会、同盟会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革命团体还相继发动了,针对清廷高级别官僚的刺杀行动。

有文章形容,清朝末年,那些位高权重的王公大臣们,每天上下班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一颗炸弹从天而降,送他们去见先祖努尔哈赤。

1900年,兴中会会员史坚与练达成等人挖地道直通两广总督的卧室下面,然后引爆炸药,将总督府围墙炸塌,总督被从床上震落于地。

1905年9月,北京正阳门车站,清廷钦派的五大臣正准备出洋考察宪法政治。
光复会员吴樾由内应杨守仁帮助,得知准确时间,托伙伴张榕(曾组织“关东独立自卫军”)将炸弹运进车厢。
由于列车与机车相合之时,车身突然后退,乘客身体后仰,使炸弹撞针被触动,他们来不及投掷,已然爆炸,铁片四面飞开,两个大臣受伤。

1907年7月,安徽巡抚恩铭在安庆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在检阅学生时,被警察处会办、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开枪杀死。

1909年8月13日,水师提督李准从郊外的水师公所入城,乘轿经过双门底时,等候在这里的暗杀团员林冠慈连续投出两枚炸弹,李准被炸断两根肋骨。

1911年3月,在总结了广州新军起义失败的原因后,同盟会员温生才决定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傍晚时分,外出公干的孚琦乘轿在卫队前呼后拥下回府。
半路上,温生才从路旁冲出,排开卫队,连发四响,皆中要害,孚琦当场毙命。

1911年6月,在孙中山资助下,黄兴在香港组织了支那暗杀团。恰逢孚琦被刺身亡,清廷调凤山任广州将军。黄兴决定刺杀凤山,由李沛基等组织实施。
10月25日,新任广州将军凤山下船后,乘轿入城,在经过成记洋货店前时,李沛基迅速割断绳子,将预先备下的炸弹抛出,一声巨响,凤山被炸得血肉横飞。

接连不断的暗杀行动,对清廷主要官僚起到了非常大的威慑作用,也提振了各地反清义士的歌名豪情。

有史学者称:“终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把千年皇权送上了不归路”。而保路运动和保路同志会所发起的“同志军大起义”,成为武昌起义的预演和满清覆灭的序幕。

(四)

粤汉铁路是对京广铁路南段广州到武昌间铁路的旧称。1896年张之洞、盛宣怀等提议修筑,1898年开始招募商股,屡次不敷(不能满足),美国合兴公司见状表示愿为铁路提供资金,建筑权遂归该公司。

川汉铁路,东起湖北广水(后改汉口埠),经宜昌府、夔州府(今奉节)、重庆府,西至四川成都府,全长约2000公里。

1904年1月,四川总督锡良奏准设立“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开始筹划横贯四川东西的川汉铁路。1905年7月公司改官绅合办,1907年3月再改为商办,正式命名“商办川省川汉铁路有限公司”。

由此可知,粤汉、川汉两条铁路,刚开始筹建时,是由朝廷主建即官办;后因朝廷拿不出银子,交由民间建设,而改为商办。

说是商办,实际上是地方大员牵头,由名人豪绅主导,集资入股建设。
其中,粤汉铁路公司也因屡次筹集不到建设资金,不得不向英德美法四国贷款修建。

当时,清廷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下,颁布了个“铁路国有”政策,将原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却没有给予股东相应补偿,等于清廷是无偿占有民间资产。
这一行为挑起了清廷与地方大员、豪绅间的矛盾。

而革新派则趁势与铁路股东及民间豪绅联合,开始了与清廷的对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
其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加入到“保路运动”,并推波助澜,进而发动了反清起义。

“保路运动”因遭到清廷无情镇压,激起民变,发展为“保路同志军”起义。尤其是四川荣县,在同盟会员等会党的领导下,夺取县府,率先宣布独立。

640.webp (5).jpg

此举进而诱发了武昌起义,湖北督军府成立,宣布独立。随之,南方10多个省份纷纷响应,相继成立督军府,宣布独立。

在清廷启用袁世凯与南方独立各省和谈时,袁世凯趁势鼓动部下逼迫清廷退位,建立共和民国。
至此,统治华夏大地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政权灰飞烟灭。

(五)

研究认为,“压垮大清皇朝的那根稻草”虽然是袁世凯、孙中山,但满清慈禧太后等的狭隘和短视,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满清本来有一次“续命”机会,此即光绪帝发起的“戊戌变法”;但被他老姨,一向顽固守旧的慈禧发动宫廷政变,给生生断送了。

慈禧的顽劣还表现在“一心只想让自家人掌权”上,她临死时指定自己的外甥载沣任摄政王,外孙溥仪当皇帝。
这是标准的“弃良用劣”的短视行为,此举更加快了社会矛盾的累积。

刚愎自用的载沣甫一上任,就排挤走北洋首领袁世凯,搞了个不得人心的“皇族内阁”;彻底得罪了清末的实力派北洋系,为满清灭亡埋下地雷。

载沣不仅排挤走袁世凯,还重用与皇族私交甚密、极善投机的盛宣怀,密谋出了“铁路国有化”的损招,这又得罪了有实力的地方大员们,此举无疑是亲手点燃了“保路运动”的火苗。
就是这星星之火,最后延烧到了清廷的屋顶上。

这还不算,草包载沣在“保路运动”发生时,自恃“有兵在”不要和解,一味高压,派出皇族顽固派对四川保路运动进行血腥镇压,使保路运动激化为“保路起义”。

此时他又顾头不顾腚地调走湖北新军前去四川镇压。

在新军主力入川后,深受孙中山革命党和其他社团革命思想影响的湖北新军,趁势酝酿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

不可一世的满清“天朝上国”,随即快速崩塌。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