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禾城文化的源头,你知道在哪里?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7-18 23: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禾城文化的源头,你知道哪里?




                                                                                                   

34cd16d611f2bc2983d131c6c2dc2ce7.jpg

“要了解这座城市,应先去看看城北运河文化区,这是这座城市历史底韵最深厚的地方,与这座城市相关的很多重要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甚至,嘉兴这座城市的形成都与这里密切相关,这里是嘉兴运河文化和嘉兴城市文化的源头。”一些嘉兴本土文化研究者的建议,促成了我们1月9日的城北之行。我们总自以为对生活着的这座城市非常熟悉,可是,面对城北运河文化区,我们不得不感到惭愧,对禾城文化的源头,我们的了解又有几分?



42941bcb188a700ebb47df97a5207da9.jpg

这一带不仅与五个皇帝有关

  春秋时代,这一带是吴国的军事基地辟塞。

  西汉时,这里出了一件流传至今的故事。

  汉武帝时的会稽太守朱买臣原是嘉兴人,自幼家贫,但却十分好学,没啥特长,靠妻子辛苦劳作过日子。他的妻子崔氏引以为羞,又不甘贫困,就请他休了自己。朱买臣多方劝阻,但崔氏决心已定,朱买臣无奈休妻。崔氏改嫁了一个守闸的小吏。后来朱买臣得同乡严助举荐,武帝器重,成为会稽太守。衣锦还乡之日,迎接的群众之中,就有崔氏夫妇。据说崔氏上前请求复合。朱买臣令随从提了一桶水泼在地上,告诉崔氏,如果将这些水依然收回桶里,便可以复合。崔氏知道覆水难收。但朱买臣感念崔氏多年扶持,便将崔氏和后夫接到府中供养。崔氏羞愧难当,自缢而死。传说这朱买臣泼水处便在落帆亭附近。嘉兴本土文化研究者认为,这不无道理,西汉时这里原是南北交通的水陆码头,也是迎接官吏的接官亭所在地,崔氏在这里看到朱买臣是十分合理的。在落帆亭的后面还有朱买臣妻子崔氏的墓,嘉兴人叫“羞墓”。
  嘉兴城市也在这里萌芽和发展。

  即使不了解嘉兴的历史,也会知道嘉兴有个别称禾城。至于禾城的由来,了解嘉兴历史的人知道,这来自于嘉兴的古称。

  在原杉青闸后,有一座水墩叫嘉禾墩。墩上发生的故事,就和嘉兴的地名来历有关系。嘉兴地区古时候有座槜李城,秦朝以前设长水县,传秦始皇听说这块沃土五百年后要出个皇帝,大大的不高兴,于是就给这个地方改了一个不好的名字叫由拳县,并对这里大肆挖掘,破坏王气。却不想,不久之后,秦始皇就死在东巡路上。

  转眼,到了孙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那时,孙权称帝不久,百废待兴,有一日,有人发现水墩上“野稻自生”,野稻自己生长出来,稻穗沉甸甸的。立刻有人报告孙权,孙权如获至宝,视为祥瑞。因墩上有嘉禾,就把由拳县改称禾兴县,寓意于禾稻兴旺。第二年,孙权又将自己的年号改为嘉兴。再10年(公元242年),孙和立为太子,为避讳,遂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嘉兴之名从此开始,距今已1762年。



0c09824d9499ed203b8a4b8916c81e53.jpg

  隋唐江南运河开通后,这块区域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水利交通枢纽,杉青闸是运河上重要的交通设施,也使这里成为嘉兴最早繁荣发展的地区。落帆亭则得名于船每到这里便需要落帆过闸。史书中记载,北宋神宗熙宁(1068年起)初重建,那初建可能更早。当时是著名的官吏和过闸客商休息玩乐的地方。现代人编写的《江南园林志》也将它列为名园。杉青闸一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元末,张士诚率军南下攻打嘉兴,与元军杨完者相遇,在这里大战,杉青闸附近死伤万余人。


  文史大家张天方在手稿中对嘉禾墩这样记载:“嘉禾墩(杉青闸、落帆亭、北大营)……其地点当可肯定,在本市区东北,为苏州运河自北南来尽端,所以斥堠之地,辟塞在此,由拳之名亦在此,朱买臣归里时,官亭在此,唐时之杉青闸在此,后建之落帆亭在此,清初之北大营、行宫在此,清代之接官亭,以及有关嘉兴之各战役,亦无不在此。

  在史籍记载中,康熙乾隆下江南,特别是乾隆下江南时,从苏州经过嘉兴,必宿在此地,行宫位置据考证就是今天的嘉洲长岛。这里也是宋孝宗的诞生地。而乾隆白天则前往河对面的北大营接见文武官员。不仅如此,元代大画家吴镇的嘉禾八景就有“三闸奔湍”,就是指这一带,并题诗:“三闸奔湍,一塘远接吴淞水,两行垂柳绿如云,今古送行人。买妻耻醮藏羞墓,秋茂邮亭递书处,路逢樵子莫呼名,惊起墓中灵。”许瑶光撰书的八景诗《杉青风帆诗》和《禾墩秋稼诗》也将此地的杉青闸、落帆亭和嘉禾墩纳入其中。

历史文脉如何与现代文明对接

  城北区域拥有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珠俯首可拾,有的研究者认为堪比杭州拱宸桥一带,或更甚之。

  1996年至今,嘉兴市政协多次提出,要将中基路、月河、北京路、秋泾桥、秀城桥、落帆亭一带规划为运河文化重点建设地区。但是在过去十多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中,这一带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一些能够得到保护的地方没有很好地保护。特别是北京路运河沿岸景观已不复存在,对这一带运河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影响极大,一些省级市级文保单位落魄、冷清,没有得到很好地修缮和管理,芦席汇一带也已经被拆为平地。前段时间,有消息称芦席汇地块即将拍卖开发商品房,经过嘉兴市政协等各界人士的呼吁,市长李卫宁和副市长赵树梅作了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提出合理开发、保护意见。



  如何串起城北区块散落的珍珠,实现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的对接,这是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本土文化研究者表示:“虽然晚了点,但还是有意义的,这是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的转折点,意义重大。在原有基础上,还可以将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 

  文史学家张天方曾经说过:“查此地为嘉兴全历史之层累故迹,无论在迁城前后,其地为众水、诸塘所汇,市区之蕃芜、帆樯之辏集,以此地为一极要要点,本人意见,将来市区发达,亟应在此地区开一人民公园,包括三代、秦、汉、晋、唐以下诸古迹在内,以北大营为范围,筑一大公园,是古今雅俗共同适宜之事,特签具意见于此。”看来,对此地看法古今皆然。

  10年来,这一带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不少本地学者认为,现有条件下,仍然可以利用这一地区深厚的运河文化积淀,营造丰富的运河人文环境,使之成为嘉兴城市文化的源头。

  这块区域西北的古运河至今保留着古闸河的面貌。

  运河文化遗存首推北丽桥附近古运河中的分水墩,它是运河上的水利设施,作用是把运河上游的来水合理分配给运河下游以及东侧的三店塘。传说它是隋炀帝开凿江南运河的遗物。早在武则天时期,分水墩上面就建有水天庵,据考应是祭奠水神的小庙。




b4d27370dd1eabce1d4f4ea5b3e46833.jpg


  双魁巷是嘉兴市区保留最完整的一组典型的清末民初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群和里弄。

  秀城桥是嘉兴市区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单孔石拱桥之一。




f7e3df0723230aa685ae59b3bf4486d7.jpg


  文生修道院已有百年历史,为当时中国遣使会唯一总修院,也是嘉兴多元文化的象征之一,2005年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

  嘉兴市政协建议把这一带规划成运河文化广场,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连接分水墩、秀城桥、秋泾桥、双魁巷等附近的运河文化元素,再以此连接文生修道院,适当恢复嘉禾墩、杉青闸,扩建落帆亭,再加上现在已基本建成的中基路、月河传统街区,把这里的历史文化元素和运河文化元素充分凸显出来,该修复的修复,该保护的保护,该提炼的提炼,该提升的提升。

  目前,市城建部门已经开始行动。其规划的2008年市区六大工程170多个项目中就有文化传承工程,不少项目与这一区块相关。如双魁巷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文生修道院古树名木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月河历史街区完善工程;落帆亭公园建设。希望能够凸显嘉兴的运河文化,更好地再现具有嘉兴个性的城市风貌,让城市的文脉得以传承。



编案:本文作于2012年。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