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橡树 | 1938年,广州会战(上)(下)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6-9 0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橡树 | 1938年,广州会战(






ae2afb033253a905657bea10e8ed7311.jpg
1938年10月初,日军陆海空协同作战登陆大亚湾发起广州会战。

广州,华南沿海最大城市。

抗战爆发前夜,在日军直接威胁华北、华东的不利态势下,广州作为华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后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枢纽。

广州,可谓抗战初期最具军事战略价值的重要港口城市。


也正是如此,广州对日国防建设、准备,早在1935年即全面开展。

广州是孙中山先生北伐誓师的国军建军的基地,也是国共之外拥有军队实力的第三政治势力的根本所在。

书上记载开明进步的李济深、蔡廷锴、方振武、陈济棠、余汉谋、蒋光鼐等军头抱团取暖,均是对广州军界影响至深的人物。


按说当时,粤军装备精良,战力强悍,战法灵活,在国内战争中打出来的名气非同小可。然而,广州抗战结果却令人沮丧。

抗战爆发后,1938年10月,在武汉会战后期,国军以粤军为主,在抵御日军发起的广州会战中,作战处处被动最终全线崩溃,军民死伤和物资损失极为惨重。

短短10余日,广州即告沦陷。

为此,在名流们义愤填膺指责下,重庆政府被各界舆论鹊起批评,一时,灰头土脸。

直到现在,国军丧师失城,一败涂地,也使得广州会战和广州抗战成为“片面抗战”典型失败案例,被后人居高临下在书本上指指点点,嘲笑诟病。

广州会战,真相如何?


64defa33c0f31f26c8b24a9e33045cac.jpg
广州会战之后,颠沛流离的第12集团军机关人员。

任何历史记载,均无资格可以垄断真相。

战史,首先是军事、战争的历史。所以,如是遵循军事和战争的原则,在军事和战争的逻辑轨道上推演,也许,可以尽量真实去靠近昨天。

1938年10月,广州会战,亦然。

如果片面以参战兵力去比较当年的抗战,这不是智商问题,而是起码的欠缺历史常识和逻辑思维的问题。所以,在此强调:

当时,中国虽然有少量的飞机、战舰、战车、重炮,但是相对工业发达、蓄力日久,陆海空全面发展的世界军事强国日本而言,抗战无疑是国军以准近代化军队,抵御日军海陆空现代化军队的,战力存在代差的战争。

七七事变至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全面战争揭开大幕。

是时,和其他省、市一样,广东即以举省之力,在粤军擅打的名将张发奎、吴奇伟、叶肇等率领下,动员了6个满员步兵师和若干补充团长途行军,投入了淞沪会战、南京会战、台儿庄会战等作战。

1938年,广州参战部队一路苦战,千里转进武汉外围战场,投入了武汉大会战。

这时,相距平津、淞沪和武汉千里之遥的广州并不安宁。


929eca2212e446950f60229794d364da.jpg
广州会战后,侵入广州的日军。

随抗战爆发,广州便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向海外暨香港进口军火、粮食的重要港口。

广州进口的物资源源不断补充前方,客观上保障了抗战初期若干会战的进行。由此,可见抗战军兴之处,广州军民贡献之大。

当然,日军对广州战略价值也是极端重视。

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期间,国军有限的重炮炮弹即源自广州进口。在早期机械化战争时代,重炮相当于现在的导弹。为此,日军制定“A作战”计划,欲图于1937年12月26日,在大亚湾登陆开辟南方战场,截断中国抗战的最重要的后勤线。

日军这一南侵计划,对当时同期中国抗战的世界大佬英国、正在崛起的美国在东南亚利益,无疑影响极大。所以,英美两国索性借口南京会战时,日军误炸英美军舰、商船,加大对日本政府的外交施压。

在进行“A作战”计划的前数日,日军迫于英美施压,终止登陆行动。

于是,日军以台湾为基地,以陆海航空力量开始对广州进行长达近年的无差别狂轰滥炸。广州牺牲甚巨。

彼时,国军驻防广州的第四战区第12集团军主力已经调往北方战场作战。而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上将,终究是心有打算的杰出军阀。审时度势,他开始敲锣打鼓招兵买马。

数月之内,第12集团军扩军之后,野战军加地方军,隐然有了10余万人枪。


8516a979c4a8d6f747d7781af5c0a233.jpg
1938年,第4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

军官多是余汉谋信赖的亲朋乡党,虽然个个“赤胆忠心”,无奈人人都是擅长生意和享受。正逢抗战爆发大量进口军事物资,广州车水马龙,商机多多。

千里之外的抗战并没有影响到第12集团军。照旧,军官们白天长袍做生意,晚上酒楼喝花酒,端是逍遥。


显然,余汉谋这支部队,纪律涣散,军无斗志,可谓粤军史上战斗力最是不堪的部队。

然而,在南京会战和徐州会战之后,日军碍于英美外交施压虽然没有直接动手,却对遥远南方的广州暗藏杀机。

1938年7月,解决了北方张鼓峰边境对苏俄的冲突后,日本重新调整了侵华战略。是时,日军决定深入武汉,欲图速战决胜中国。


出于淞沪会战战后总结,日军参谋本部《以秋季作战为中心的战争指导要点》中,在制订攻略武汉计划的同时,也制订了攻占广州,截断中国抗战最重要后勤线的战略指导。

日军欲图采取急袭方式,果敢迅速地攻占广州;以后在广州附近切断粤汉线,珠江、西江,采取紧缩、持久的态势

其作战目的非常简单:

切断蒋政权的主要补给线,使第三国,特别是英国的援蒋意图受到挫折。

一边莺歌燕舞,一边虎视眈眈——在南京、武汉、重庆往返奔跑的蒋介石为此哭笑不得。


d1e9cccb5b65835eef32e9087f1e18d2.jpg
日军现代化军队对中国沿海地区具有远程投放军力的优势。

然而,关系抗战全局的武汉会战揭开序幕。此刻,既然再无兵力应付南方战场,不如把广东安危寄于英、美外交施压。

如是武汉会战旷日持久,日军再远袭广州开辟新战场而不得脱身,那么,明眼可见,在全球战略上,日本势必进一步冒犯英美外交和国家的尊严、利益。

艰苦抗战,以待时变。其实,这也算是持久战的战略思考的局部。

所以,这时的广州防务完全落在了余汉谋及其第12集团军。

既调出非嫡系粤军出粤抗战,又在广东推行粤人治粤,把亲朋好友安插于全省军政要害部门。这时,在1935年、36年迫于南京政府威压,不得不藏头露尾,低眉顺眼的余汉谋,随位高权重,终于扬眉吐气起来。

彼时,奉命反制日特,整治走私、军队腐败等乱象,在广州街头执勤的军统人员和非嫡系政府军军官,一旦冒犯余汉谋的兄弟乡党,一言不合被反诬日特,被抓被杀也有数人。

日军蠢蠢欲动,广州危在旦夕,第12集团军上下歌舞升平。

1939年9月19日,武汉会战鏖战正炽,日本天皇在大本营御前会议签署由陆、海军协同攻略广州的“大陆令”、“大海令”。

为攻略广州,日军调集在青岛备战东北的日军精锐第5师团,以及参战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外围会战的第18师团,以及关东军第104师团,专门编组为第21军,由古庄干郎中将担任司令官,负责广州方向作战。


dee4dbbdade38a92559d5fa2c1a2cf6d.jpg
抗战爆发到广州会战期间,日军对广州实施了惨烈的无差别大轰炸。

这股日军虽然不如在武汉外围及长江中游作战的日军第2、第11军阵容强大,但是,其实力远超当时国军和现在人们的想象。

日军为第21军专门配属了1个野战重炮兵旅团、2个山炮联队、5个重迫击炮大队、8个野战高射炮大队、及3个战车中队等极为强大的火力。

为奔袭广州,日军以高雄基地航空队、第4飞行团投入作战。日军第4飞行团即拥有战机、轰炸机等军机200余架,超过中国抗战前全部战机。

此外,日军派出其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的强大海军,以第1、2航母战队加贺、龙骧、苍龙号等3艘航母,及日军联合舰队第5舰队重巡洋舰“妙高”号,及轻巡洋舰“多摩”号、“天龙”号、“龙田”号、“鬼怒”号、“由良”号和“那珂”号等新型主力战舰,及海军若干陆战队参加广州方向作战。

现在回望抗战,最让人苦笑不得的,还是当代军迷总是认定了日军不如苏俄,不如德军,不如英法,忘情着低估日军战力。

然而,就当年日军攻略广州的军力配置,即可发现,这样豪华配置的强大陆海空力量,即便放到现在,恐怕世界大多数国家也无法抵挡。

给你一把毛瑟手枪,一支中正步枪,一挺机枪,再加挂一份冲天浩气。如是当年,把你推到广东大亚湾,结果恐怕还是有心无力。

何况,当年驻防大亚湾、增城至广州的,还是名为将领,实为军阀的余汉谋的“余家军”?

日军犯境,第12集团军嫡系部队忙于经商创收,派到300多公里海防线上驻防的作战部队不足5万人。

即便在战争期间,海防前线军官还是忘不了前往广州和香港游玩。

为准备1938年10月10日双十节,广州忙于军民联欢庆祝集会。

看着街头巷尾的军民大合唱,街头剧,游艺会,放电影,募捐散步,香港捐赠十字车披红挂彩招摇街头,余汉谋及其朋友、乡党为政绩欣慰,无不心情舒畅。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便在此刻,空前规模的日军正悄悄扑向大亚湾。


47a34b3ec3c9ec295d18b1c88199f35c.jpg
日军大亚湾登陆,是当时一次现代化合成军种的作战革命。

这时,广州热闹祥和气氛四面弥漫,甚至弥漫到了大亚湾滩头。

驻防这一地区的第151师师长莫希德当晚喝酒归来,路过大亚湾时,和随员们发现黑漆漆海面上,突然星星灯光,随后,大批日军舰艇出现了。

莫希德等人立刻手忙脚乱。

鬼子来了。

歌舞升平的广州,此刻,危在旦夕。

未完,关注待续。恳请理解。

最新点击可见:
               
 楼主| 发表于 2019-6-9 08: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橡树 | 1938年,广州会战(下)

                                                                                                   

橡树 | 1938年,广州会战(




3a22ca5aa8fd0d1a65e90bd103cc72d9.jpg


1938年10月,大约9日夜,10日凌晨。

在日本联合舰队和庞大机群掩护、配合下,日军第18师团、第104师团在广东大亚湾登陆。

就军事视角而言,日军这次登陆作战,是抗战和二战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海陆空作战部队的首次大规模合同作战。在战争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军事创新和革命。

在日军联合舰队舰炮炮火准备后,日军陆海战机开始掩护日军陆军在大亚湾抢滩、登陆。

蹊跷的是,日军在大亚湾数十公里海岸线的动作,居然很少被防守粤军发现。其中,一路日军登陆,正巧碰上夜归的第151师师长莫希德及其随从,于是,日军动作这才完全暴露。

到现在为止,诸多回忆录和战史资料关于广州会战开始日期记载含糊不清。除却最权威的10月12日说法之外,还有10月9日夜晚,10月10日,10月11日等多种说法。

当年驻防广州前线的余汉谋诸部通讯、指挥之紊乱,部队纪律之松懈,可见一斑。

余汉谋入主广东,以粤人治粤领军执政,一味虚话太平,收揽人心。

然而,战争爆发,广东既无张发奎、吴奇伟、叶肇等名将,余汉谋倚重治粤的各位亲朋好友们,更是擅长经营,对作战打仗尤为生疏。

闻悉第151师传来日军犯境急报,余汉谋粤军驻防海防线部队很多军官尚滞留香港、广州闹市,慌乱中只得在各电影院打出启示,要求军官们急速归队,准备作战。

10月12日,就在余汉谋粤军凌乱的、零星的抵抗中,日军大亚湾的小桂、岩前、范和、平海等地登陆成功,即兵分两路,一路沿广九线北上,一路从惠州、博罗、增城方向包围广州。

是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宣布:华南战争开始


7bd5a594770a58847686e636a3c94015.jpg
广州会战期间,屠杀中国人的日军。

七七事变引爆抗战,淞沪会战及南口会战、太原会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武汉会战爆发之后,中日尚未宣战,日军大举进犯长江中游腹地。由此,中日全面战争完全展开。

在武汉会战后期,日军在华南开辟战场,欲图占领广州完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战略上,隐然有全面鲸吞中国的战略态势。

日军在中国华南开辟战场,引起了同情中国抗战的世界列强的强烈不安,更激发起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

广州,毗邻当时世界老大英国租借的香港,及英、美、法、荷等列强的东南亚殖民地。


5d6c6698706e950ba2f23603ef1849ea.jpg
截断粤汉线,是日军发起华南作战的主要战略目标。

同时,广州更是二战前夜正在崛起的军事强国德国最为重视的远东要地。

当时,德国正走出一战阴影大力发展军备。其之所以加大援华力度,很大程度上和希特勒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扩军政策有关。

德国迫切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极具战略价值的钨矿砂。由江西而广州、大亚湾正是钨矿砂出口和走私的干线。

长期担任德国驻日武官,谙熟日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国情的法肯豪森及德军驻华军事顾问团,在战前与蒋介石等人研究对日国防问题时,认定了日军侵华主要地点将在华北、华东地区。

在华南防务上,中国认为日军可能顾忌英、美外交施压,不至于悍然在牵涉多国利益的、敏感的华南地区动手。而襄助中国抗战的德军驻华军事顾问们也七嘴八舌提出了华南防御方案。

可能是出于钨矿砂的原因,他们认为,广州,作为抗战最重要的战略后勤枢纽,坚守,确属必要。

然而,以中日两军战力悬殊,真要坚守广州,确属万难。


de5068339d395a388610211d5d03ca6c.jpg
增城战斗结束,日军和不幸被俘的抗日战士。

打,在尤其适合现代化海陆空作战的广州地区,以步兵为主的国军显然不是日军的对手。不打,客观上既不利于囤积广州的抗战物资转移,同时,失去华南重镇广州,无疑也将重重挫伤中国抗战士气。

日军第18师团当先,第104师团随后。在其舰队、战机协同、掩护下,日军兵力不足只得以支队、联队甚至大队、中队规模分拆部队,展开穿插、迂回作战。

彼时,日军多以骑兵、步兵大队加强战车中队组成快速突击作战分队,当先突破——日军当时全新的战术突破,对没有经历现代战争的粤军而言,无疑难以阻挡。

日军推进极快,胆量也大,如入无人之境。

日军13日占稔山、吉隆,到达惠州,稍做一日停顿,集结部队欲图攻坚。不料,日军在次日发起总攻时,惠州城内再无莫希德第151师主力。

不愿退却的官兵、地方民团在惠州稀稀落落抵抗过了子时,惠州陷落。随后,博罗陷落。

广州,暴露在日军钳击攻击之下。是时,堆积如山的抗战物资积压广州,无法转运。

得悉战报,时任参谋总长兼任第4战区的司令长官何应钦怒火中烧,责令余汉谋调集驻粤主力进行反击,加快物资转移和物资销毁。

然而,战前第12集团军并没有预见危机。在余汉谋等人授意下,军队于紧张运力中调出卡车多辆,专门偷运赣南钨矿砂出口赴港,再由香港购办大批洋货运入内地倾销,两边赚差价,大发战争财。

日军侦察得悉,一面花钱贿赂内应,一面有计划地派出多批日特搭乘第12集团军走私卡车混进大亚湾目标地,散布流言、截断话线,破坏通讯设备,接应敌人大部队登陆。


63fd1437613291431f3b2ce821bca225.jpg
广州会战中进犯增城的日军。

日军顺利登陆,消息被隔绝,也有第12集团军“军地两用人才”们的原因。

他们长袖善舞于国共之间,政商军之间,游刃有余,经商发财,自然也少不了觊觎囤积在广州的进口抗战物资。

贪污、腐败之外,进口物资的转运大费周章,效率也低。

大量进口物资堆积在广州却无法有序转运。此刻,日军兵临城下,余汉谋素手无策唯有呆如木鸡。

想起韩复榘,余汉谋自然深感责任重大。

他只得下令驻粤军政机关征调运输车辆,火速安排家眷、机关撤退。调集所部全部战车、重炮,以第186、第153、第154师,欲图在增城防御抵挡日军。

然而,直到10月18日,日军前锋数个中队赶到增城外围时,余汉谋前线部队尚有较多的军官尚未归队,部队素质不一,一些作战部队既没有进入战时状态,战车、重炮新鲜光亮更是缺弹少油。

如何应敌日军海陆空的入侵?

余汉谋这支部队,和当年热河抗战时的东北军,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大约中午,日军先头部队引导日军重炮、战机向增城守军发起攻击。除却部分国军死战不退悲壮殉国之外,增城余汉谋部守军主力在不过数小时后,即呈溃败态势。

19日晨,日军第18师团主力赶到增城。由广东子弟、地方民团才组建的独立部队在进行最后殊死抵抗。

是夜,枪声零星,增城沦陷。


806f818ba07df7c6d08c5c94f5c7e267.jpg
增城战斗被日军俘虏的抗战小战士。

20日,广州外围的防线此刻基本崩溃。余汉谋部数万主力溃逃之外,部分部队边打边撤,往广州方向,往粤北山地分散撤退。

广州远离平津、京沪杭和武汉,军民皆认为安全,此刻闻讯日军已经兵临城下,全城动摇。

余汉谋率驻粤军政机关、家眷已经及时撤离。这时的广州群龙无首,军民惊慌,东奔西走,混乱不堪,全无头绪。

广州日侨不多,然而,却多有大量便衣向导为日军分散穿插、突进作战分队带路。

撤退路线不断被截断广州,日特、汉奸也在广州街头危言耸听,炮制惊惶,日军战机低空盘旋也不投弹——留在最后负责工厂、物资、建筑、路桥破坏的军警大部分也开始逃散。

20日傍晚,夕阳斜照,广州宛如死城,寂静无声。


2c86d3a9497b12e1c130e3967ceddfc6.jpg
1938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广州余汉谋总部。

这时,日军战线拉得太宽,又为滩涂、水网阻隔,不得已在增城、黄埔一带再次整军、集结。除却无法撤退的老弱妇孺之外,广州已是空城。

其实也不算是空城。广州码头、仓库未来得及及时转运、撤退、销毁的进口武器、粮食、弹药堆积如山。

谁都知道广州无法守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余汉谋部居然如此潦草十日,便结束了广州的防御。

日军预备华南作战的主力第5师团尚未赶到战场,余汉谋十万大军且战且溃,不足10日,广州沦陷。

广州会战,拜余汉谋所赐,使得现代粤军成军以来蒙受了空前的极大耻辱。

是役,余汉谋部损失惨重,而日军方面统计,日军仅战死173人,受伤493人。

11月15日,蒋介石以余汉谋作战指挥失当,予以革职留任处分;将第151师师长莫希德革职查办;对第186师师长李振、第154师师长梁世骥各记过一次。

军阀之外,粤人大多刚烈。闻讯广州沦陷惨状和不及撤退的自己妻儿、母女被杀被侮,撤退粤北山区的余汉谋部军人们备受煎熬。

陆陆续续,都有军官悲愤之下,拔枪自杀。


e416c3ee7a034f55ad3bad0aedca6d3b.jpg
1938年10月21日,日军进犯广州市区。

广州会战消息传来,那些毁家纡难,省吃俭用捐助抗战的华侨极为愤怒、震惊。他们十有七八都是粤人,激愤之下,纷纷通电重庆,表示:

不杀余汉谋,以后决难捐款

时任驻美大使胡适于10月23日致电国内,愤怒斥责:

广州不战而陷,国外感想甚恶

至于海内外抗战报业传媒,对余汉谋等牵涉失陷广州的军政首脑们,更是喊杀声一片。

失去广州,失去粤汉线后勤保障,中日战略对峙的天平立竿见影间开始倾斜。在争分夺秒完成武汉、宜昌抗战大撤退之后,中国果断决定结束武汉会战。

可惜,滞留在广州的数以万吨计的宝贵的抗战军用物资,却因不及转运、撤退、销毁而落入敌手。

不完全统计,广州会战期间,日军俘获中国方面轻重机枪200余挺、火炮130余门、要塞炮53门,以及轻型坦克、战车21辆,汽车150余辆,粮食超过300万斤。


438cd570c83cd4e464398bcc7a81d1f2.jpg
广州沦陷,日军和广州市民。

1938年11月2日的《申报》愤怒斥责:

实际上,守军并未抵抗,而且,日人在汉奸的引导下抄了近路……

当局者始终含糊马虎,一点也没部署,广州轻易地送给日本人,损失之大,无从估计。

抗战以来所受的损失,恐怕以此为最了

饱受日军入侵的屈辱的中国,在广州会战中备受屈辱的粤军,将在广州如何发愤图强,重振士气,坚持抗战。且关注本号日后的更新。


最新点击可见: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