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NO.741-清朝为中国留下了什么?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1-18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NO.741-清朝为中留下了什么?


                                                                                                  
a4eb0c2e19ec8a91bcdf24c3a3ae5d35.jpg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741-清朝的遗产

作者:柳丁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自16世纪开始,世界各地陆续开始建立起一系列形态各异、地域广阔的帝国,有西班牙、不列颠、莫卧儿、俄罗斯、土耳其,还有中国的清帝国。

然而到了20世纪中叶,前述大多数帝国都已经崩溃瓦解,其中一些甚至彻底被打回了民族核心地带,彻底丧失了对周边缓冲地带的控制权。


ebab5776ae7097eb3e96407cbffe6202.jpg

比如这家

晚清也有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但在重大的内忧外患冲击下,晚清政府仍然采取了若干措施,基本保留了多民族国家的完整,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后世的民国和红色中国在法理上保留了相当宝贵的领土。

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历史任务。



56392a7a48c6d9684146de67553d5e13.jpg



朝贡体系的解体

1500年,世界有三大体系并存:欧洲秩序、穆斯林世界以及东亚朝贡体系。明清易代,清朝继承了明朝在朝贡体系中的中心地位。根据距离远近和中华文明的辐射程度,从内到外,可以把朝贡体系分为三环。

印度为什么毫无存在感

9f95ecabcd496e74b8b80c7a47fbf733.jpg

第一环是原明朝故土内地十八省,行汉法,设总督、巡抚管理。第二环是外围的满、蒙、疆、藏,是清朝入关前后陆续统治的地区,由理藩院管理,实行“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策略。第三环是外围的朝鲜、浩罕、尼泊尔、缅甸、越南、泰国、琉球等外围朝贡国,向清朝进贡,同时接受册封,是一种松散型的宗藩关系。


b8f61e750995481e9e4242b577e31f6e.jpg

而列强对清帝国的渗透入侵,实行的正是“剥洋葱”策略,将绵延千年的东亚地缘秩序一层一层剥开。

16世纪开始,西方西、葡、荷、英、法等国陆续东来,南亚、东南亚、西伯利亚等先后被列强征服,沦为殖民地,东亚朝贡体系也开始受到欧洲秩序的冲击。

大清被殖民帝国团团包围
(日本也快要突变为殖民帝国了)

4ce9e32d84244a694d9d2c534d43f0cd.jpg

1852年,暹罗最后一次向清帝国朝贡,之后便脱离宗藩关系,宣布成为“自主之国”。1875年缅甸最后一次向清帝国朝贡。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将其改为冲绳县。1885年中法战争后,中法签订《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权利,承认越南为法国的附属国。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规定朝鲜独立,实际上标志着清朝朝贡体系彻底解体。

即使泰国仍是清朝属国,清朝也不愿保护泰国
在英法之间外交斡旋,反而成了求生之道

63d5da4cb0873a09ec7cd8f3070dbee3.jpg

在此过程,清朝并非一味退让,也曾经动用武力予以回击,如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但是由于国力衰弱,最终失败。外围朝贡国的丧失,拆除了中国本土的藩篱,颠覆性重组了周边地缘秩序,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

日文版马关条约

362c32ca946dff1ced439997e43d3c45.jpg

由于这第三环秩序尚未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核心,在国力衰微、科技落后的情况下,清帝国为求自保往往避而不战(战也未必能胜)。最终原本巩固在大清国周边的藩属国,逐渐都变成了西方列强的代理人和跳板,对中国的核心利益虎视眈眈。

得朝鲜而望东北
得东北而望华北
得华北而吞中国

466461241969c0d50a38efb899255b6f.jpg



内陆边疆的危机与反制举措

到1840年为止,东北大部、内外蒙古、青藏高原正式纳入清朝统治不过200余年历史,距离清军彻底扫平准噶尔部也不过80年时间。随着列强对清帝国完成包围,第二环广大地区也面临着得而复失的巨大危险。

处在农业时代的中国
想长期稳定控制非农业地区
需要保持很高的政治组织度
但进入近现代工业时代
边疆不能再模糊,必须寸土必争

28205c81ce1afb4680f5f6d952493370.jpg

首先是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逼迫清朝先后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割让中国东北、西北共15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此外,怂恿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哲德沙尔国,窥伺外蒙古,1900年派兵占领东北,很显然,其终极目标是占领长城以北中国领土。

俄国人从来不嫌土地多

b07d1ed0d8e3820b088985f18ae03d21.jpg

此外,英俄大博弈也在西藏展开,双方渗透到西藏,拉拢僧俗上层势力,鼓动其与清朝中央政府对抗,谋取利益。

第二环的安危就和第三环朝贡国解体性质完全不同了。这是涉及祖宗江山、国家领土的大事。即使明知不敌,清政府也必须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

这园子还修不修了

99ea0d467795ad8ab924ce6fe605607a.jpg

首先是武力回击收复领土。面对边疆危机,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等爆发了海塞之争辩论。曾、李主张弃西北,保东南;左宗棠则力陈,“倘西寇数年不剿,养成强大,无论破关而入,陕甘内地皆震;即驶入北路,蒙古诸部落皆将叩关内徙,则京师之肩背坏。”最终清政府海塞并重,派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使其成为中国毫无争议的领土。

可惜,并不是全部收复

02a210854f7ac8969345d2f261eee745.jpg

其次是移民实边。长期以来,清朝对广大边疆地区实施封禁政策,严禁汉人迁入,确保“龙兴之地”的安稳。以 1890 年为例,蒙古地区为 160 万人,新疆为 145 万人, 西藏为160 万人。但是吉林的人口仅为 48 万人, 黑龙江仅为 67 万人。

边疆人口的稀少,为沙俄割占广大领土创造了可乘之机。事实上,在《瑷珲条约》签订以前,沙俄已经多处渗透到外东北。

沿着黑龙江-阿穆尔河和一路移民
而中国东北却只有67万人口,确实难以想象

4c670de90da44b2363166ebb8753bfd8.jpg

面对愈演愈烈的危机,清政府逐渐放开封禁限制,鼓励内地迁徙到边疆,开垦置业。东北从1871年的330万人,到1910年的1683万。新疆从1898年的167万, 增至1910年的208.5万。内蒙古1902年取消圈禁,至1908年,迁入人口达160万。

边疆先后开禁, 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交通业、运输业、手工业、采矿业等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填补了东北漫长边界线的空白地带。

广阔天地,大有良田

cd7c877dc928f66600cc4b73be16186e.jpg

最后是建制设省。清前期对边疆采取“因俗而治”、“分而治之”的策略,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克服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各区域社会形态差异较大而实施的统治策略。

然而中期以后,外部面临列强紧逼,内部各边疆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与内地实施一体化,建制设省的条件已经具备。1884年,新疆设省,1885年,台湾设省。1907年,在东北设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此外,在内蒙古东、南部的汉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也设立了厅、县。

早期要维持住巨大的领土规模
其实是“一国多制”的

f8afae79c52b387b24a0cfded534d86b.jpg

对边疆地区的“治同内地”政策,强化了管理,遏止了列强的侵略气焰,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清政府不愿看到的结果。最显著的就是满蒙联盟的解体。

长期以来,满蒙结盟,以治汉地是清朝的国策。在抗击英法侵略军、平定陕甘起义中,蒙古各部纷纷出兵,履行满蒙联盟义务。但是随着僧格林沁败死,蒙古骑兵也无法抵御洋枪火炮,满蒙联盟开始让位于满汉联合。再加上汉族不断迁徙边疆,引起了部分蒙古上层王公贵族的疑虑,加剧了满蒙矛盾。

1840年以后,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再未受到清帝的召见,宗教上的紧密感也削弱,标志着满蒙联盟彻底名存实亡了。



内地的危机与自强

尽管清朝在统治前中期,一直突出自身在满、蒙、疆、藏、汉五族之间的超然性和核心地位,但是在晚清,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内地十八省都已成为帝国各项内外事务的重中之重。

此时内地可谓外患和内忧。外患方面,从英国开始,列强逼迫口岸通商,划割租界,签订条约,日本割占台湾,打破清朝主权。甲午之后,更是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沿海,自北至南的良港被占有殆尽。此外,凭借外国资本修筑铁路,列强势力范围遍布中国东部。

修得最勤的当然是陆上接壤的俄国人
如果不是清朝放开限制向东北移民
东北就不只是铁路和殖民这么简单了

1a456effb0e23d777e689fab50f5c2de.jpg

内忧方面,自咸丰朝开始,陆续爆发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民、云贵苗民起义。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彻底失去战斗力,不得不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个人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平定各地,最终保持了国家稳定。

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沦陷于太平天国
同时捻军纵横华北,回乱摧残陕西
清帝国陷入比三番之乱更可怕的内战中

52e8cb00f285aecadc3c224840126fbc.jpg

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刺激清朝政府开启洋务运动,开设兵工厂,编练军队,在各地兴办官督商办企业,同时组建北洋、福建、南洋三支海军,巩固海防。这成为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滥觞,也为中国进一步变革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经验。

有模有样,但仍像水师

706b56efa02f23d38b1cde2be3e3fed6.jpg

然而,清朝不可能再以满族权贵支撑战乱后的国家改革,历史的进程正在超出国体的承受极限。

清朝平定太平天国,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领导的湘淮军是主力。满族权贵虽然名义上握有中央权威,但为了平息内乱不得不向汉族精英分享地方权力。此后,湘系官员长期担任两江总督,淮系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汉人的话语权明显提升了。

湘淮四巨头

9183e689bd9184bea8c380209c81cd0c.jpg

有了权力,责任也变得无比巨大
有时候甚至要为历史背锅

3dcb1a03055b1c284d205fac1ef3f2e6.jpg

新的局面意味着权力的分散和下移。军权上,湘淮军包括袁世凯北洋新军都以师生、姻亲、结拜等关系为纽带,促使军队私人化,成为近代军阀形成的肇始;地方政权上,地方大员的幕僚等形成了庞大的私人行政网络,架空了满人在行政系统中的控制力;经济上,汉族精英为主的洋务派是晚清最大的工业实业家,进一步增强了力量。

李中堂不敢造次
慈禧太后也不能妄为

e7c84223b532b8b0dee37cc03389bc6b.jpg

这样,清朝政权开始分散为一个中央集权大中心,若干地方权力小中心,埋下了离心的种子。

1900年,慈禧宣布与列国开战,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首的大部分督抚却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权力分裂趋势已显。

刘坤一都震惊了

fc12033606487ae9b49fd64f8d357d82.jpg

随着慈禧、张之洞等老派满汉领袖人物的去世,激进的满族亲贵组织皇族内阁,强行加强中央权力,罢免袁世凯,导致满汉分裂无法弥合。因此在辛亥革命后,各地督抚观望居多。

最终清朝在各地的统治迅速崩溃,其源头恰恰在于湘淮在危难时期的效忠。

他也不知道召唤他的是不是一个新时代

cb190a6077ff71a7bb370959a9040149.jpg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清朝留下的还是一个完整的多民族国家,这也是其最大的遗产。在宣统的《清帝退位诏书》中,“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作为条件,清室要求民国保证各族与汉人平等、保护其原有之私产、允许保持王公世爵、保持各族宗教信仰,并且明令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

可以说大清一直到死,也维持着多民族国家统一的理念,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和明朝的疆域遗产相比确实不知大到哪里去了
(明朝对东北和西藏控制力不足)

debd88a52ca20ac9f57f05b3cfe87e6c.jpg



END

59cc0d241286a8fac297caf81e7b6cb4.jpg

6437b001a8e57fea9c4b67078a0788d8.jpg

c2e56b74d7b2900c63bb4594ae57b3e0.jpg


扩展阅读
de6aef37d5c2d581cb0adf5cd7c42365.jpg 8192a518c852f8a1067a7a5a296cb052.jpg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c4c9ed75cfec07faef43094afe927f1d.jpg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