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桐乡灵安话沧桑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0-20 0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桐乡灵安话


                                                                                                   
c0855a403d6208871d7578973756228c.jpg


水乡小市灵安镇

   灵安镇位于桐乡市区之南,320国道旁,现归属凤鸣街道。灵安港横贯镇中,水域广阔,支流密布,北通大运河,南接长山河,是典型的水乡小市。

c9a278a81b88fd33f2356b4e4ee10a98.jpg

   灵安镇的得名由来是因为此地原有一座尼姑庵,名灵庵,后因“庵”、“安”音同,人们渐写作灵安。关于灵庵的建造年代,已不可考,但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可以得知大约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传说桐乡城里有一名美丽的贫家女子,被官府的恶少看中,百般纠缠,欲强迫成亲,女子誓死不从,趁夜深人静之时,孤身一人逃出,逃到现在灵安的地方被人发现,女子走投无路,便跳河自尽。后女子葬于此地,但阴魂不散,经常在月黑风高之夜出来显灵,哀鸣不已,周边村里的人很害怕,纷纷远避。乾隆皇帝南巡,经过桐乡,听说有这样的烈女子,深为惊叹,便赐建小庵一座,作为烈女灵魂寄托之所,名为 “灵庵”。果然,灵庵建后,再也听不到烈女深夜哀鸣之声了,附近村落又渐渐兴盛起来。后来,人越来越多,香火越来越盛,到嘉庆年间,便改庵为寺,建了灵庵寺。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经过此地,一把火将灵庵寺烧毁。不久,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灵庵寺恢复重建,周边街市也重建起来,至光绪年间,已成小集镇。《光绪石门县志》载:“灵庵寺在千乘乡,已成小市”。虽然只有四字,但可以想见当时的状况。

15536010c0261f943d99b5c986ed45e5.jpg

   清末至民国初,是灵安镇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街市临河而建,自东至西长达一华里多,全为石板铺成,两旁店面粼次栉比,其中南侧店家全为石柱木梁的水阁,一半在水中,一半在岸上,其规模丝毫不亚于乌镇的东栅。一年四季,船舶来往不息,尤其是春末夏初的蚕罢时节,售茧售丝、卖菜籽打油的农船停满河埠头,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市声喧哗,早夜不息。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杭善公路(320国道的前身)建成,灵安成了当时崇德县除县城之外唯一通公路的集镇,从此物资运输不再单纯依赖水路,区位优势凸现,街市向公路靠近,新辟一条街道与公路实现衔接,这条街便是安弄,长约300米,两旁店铺林立。但是五年以后,1940年10月1日,驻守灵安的和平军首领孙英杰率部起义反正,将同样驻守灵安的日军22人全部杀死,次日,驻守桐乡的日军前来报复,一把火将灵安烧光。胜利后,灵安逐渐恢复,至新中国成立时,已重现旧时规模,并将街市扩展到灵安港之南,规模较大的店号、厂家有邬炳奎南货店、张记药店、灵安染坊、范记糖坊厂等等,成了附近方圆二十里之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e2ef5a6e8207c9928213677846b67f29.jpg

   灵安一带在清朝时属千乘乡。入民国后,开始以灵安之名作为行政区名称,民国二十二年(1933),设灵南、灵北、蒋主、纪目四乡;抗战期间为灵安、纪目两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为灵安乡;1950年为灵安、惠桥、纪目三乡;1956年为灵安乡;1958年成立大公社,为灵安人民公社;1961年成立小公社,沿用灵安人民公社名称;1984年为灵安乡;1985年11月改称灵安镇。灵安集镇一直是当地政府所在地,直到2007年,灵安并入凤鸣街道才停止使用。灵安名称虽然在以后出版的地图上将不复出现,但是在老百姓中间,灵安之名已深入人心。
(作者:钟景才 颜剑明
来源/钱江晚报今日桐乡http://szb.txnews.com.cn/html/Txb/20150525/Txb61756.Html


桐乡抗日除寇记
75年前,也就是1940年10月1日,崇德县灵安镇(今属桐乡市凤鸣街道)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中国的事件:汪精卫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某独立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孙英杰率19名士兵,杀死21名日军,然后宣布“反正”,重新回归抗日队伍。数日后,重庆的国民政府电台通过广播,向全国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将此誉为“浙西第一先声”,有力鼓舞了当时正在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
  75年过去了,这一事件还在桐乡民间广为流传。然而,由于年代渐远,事件的真实面目逐渐模糊,说法颇多。今年,恰逢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事件,本文通过孙英杰写于1985年12月22日的回忆文章《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我毅然“反正”》和1940年刊登在桐乡《塘南》半月刊上的《访问灵安“反正军”记》两文,结合桐乡地方史志资料以及近年走访所得,将这一事件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
  孙英杰,1918年生,安徽省砀山县人,贫苦农民出身。1936年,他与同村多名青年一起投军,次年担任班长,参加了“八·一三”淞沪大会战。1937年11月,孙英杰在松江被俘,被关押在宝山俘虏收容所。1939年冬,他趁隙逃脱,在昆山投奔“罗堂阶游击队”。1940年9月初,罗部被汪伪政权收编,改称“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独立团”,孙英杰任连长,数日后,奉命调防浙江。为防孙英杰存异心,日军将其所部近百人分驻于桐乡、崇德和灵安三处,孙带两个班,共20人驻灵安,日军头目齐藤带一小队,共21人(包括翻译1人)早先驻扎于此。

f4fa31c03e88e3d1653132df6089ce6c.jpg

灵安日军炮台遗址
  孙英杰驻灵安后,经常目睹日军毒打、关押、残杀百姓,激起了他的爱国之心。一日,日军扫荡南日(今属桐乡高桥镇)一带,抓到了海(宁)崇(德)桐(乡)抗日锄奸大队大队长商守先的小老婆潘阿五和儿子商汉江,将他们作为人质关在灵安炮台里(今仅存遗迹,见图),逼商叛变,但商不从。商的大义之举,使孙英杰感到无地自容,心头重新燃起了抗日之火。于是,1940年10月1日深夜,他偷偷召集手下19名士兵,简短动员后,作了分工。灵安据点内日军21人分住七处,其中小队长齐藤单住一室。孙英杰所部共20人只有13支枪,孙让带枪的士兵先分头去铲除外面岗哨的敌人,自己则带领7人,空手冲向敌人宿舍,先夺敌枪,趁他们慌乱之时,一齐开枪。结果,在极短时间内,他们将20名日军全部打死。日军小队长齐藤因独居一室,惊闻突变后跳楼逃跑,被击中数枪,倒在地上,后虽逃跑,仍死于逃向桐乡的途中。孙英杰等人缴获了轻机枪2挺、步枪20多枝、手枪3支及望远镜、信号枪等其他一些军用品,并释放了潘阿五和儿子商汉江,随即,由潘带路,向南日一带转移。天明之时,他们路遇国民军192师118团1连,险些接火,随后与商守先的抗日锄奸大队汇合。白天,桐乡据点的日军闻讯后前来报复,将灵安镇及附近村庄悉数焚毁。
  孙英杰“反正”后,与抗日锄奸大队、正规军192师等抗日武装互相配合,在桐乡塘南一带(南日、百桃、屠甸等地)继续抗战,打死打伤日伪军30余人,俘虏日军1名,其中,曾袭击过斜桥火车站。
  1944年,孙英杰奉上级“准备长期抗战”的指示,在崇德、桐乡农村招募贫苦农家子弟近百名,组建“儿童先锋队”。年底,孙英杰部被调往江苏,改编为保安队,儿童先锋队随往,驻扎苏州唯亭镇,培训少年军人,并留有一照(见上图二)。次年8月,抗战胜利,儿童先锋队解散,孙被调入浙江军官训练团培训,转业后分配进入国民政府浙江省民政厅。其间,他认识了省保安司令部参谋长陈惕庐。1949年初,在陈的授意下,参与组建“青年救国团”。4月1日,“青年救国团”一支队在桐乡成立,孙英杰任队长。当月23日,孙将所部改称为“民族自卫军”,并于5月初开赴乌镇附近,向人民解放军27军80师投诚。
  新中国建立后,孙英杰返回砀山原籍居住。改革开放后,任砀山县政协委员,改名孙善超。

5578660f2162827a23ac18b567cbc8af.jpg

中间着便衣者为孙英杰,摄于1944年12月11日

1982年,灵安镇政府启动《镇志》编纂,工作人员钟景才、曹雨江曾去安徽砀山、泗县采访。虽未遇孙英杰本人,但采访到孙英杰的一名同乡战友。说起当年的那次战斗,他说,除了小队长齐藤跳楼逃
跑死于半途外,其余全部被他们当场杀死;抗战期间,孙英杰在灵安、南日一带有三个朋友,分别是医生王花、灵安三青团负责人徐学林(毓麟)和保长周福堂。

  1985年,抗战胜利40周年时,桐乡县委统战部曾与孙英杰取得联系。12月22日,他回一信,叙述了1940年那次在灵安杀敌反正的经过,并写了一首《梦访桐乡塘南》诗:

  梦访桐乡来塘南,百里森森大桑园。

  村镇已非旧时物,男女亦脱古衣冠。

  南日伴我十年整,而今我耄伊越艳。

  更喜灵安灭敌处,繁华犹似小杭垣。

  凭吊保九鏖战地,只见彩霞无血斑。

  烈士雄魂知多少,开我成山泪不干。

  幸存故交来相会,长久总是歪头看。

  人人夸我古稀健,我说夕阳近黑天。

  代谢本是人间事,往来方能古今变。

  因孙英杰仅读三年书,只是略通文墨,诗中有几处地方颇为不通,如“保九”,似为人名,“开我成山”则令人费解。

  孙英杰卒于2004年。

 
b8bdf99ecc85e6bc6311b8b35a64b62b.jpg

 

孙英杰手迹


(来源/嘉兴故事http://www.jiaxing.cc/Article/ji ... 22263320152633.html

张憬: 民国才女的世纪传奇

6b15b7df1d88412f43208daaffe6ec17.jpg

        2009年12月17日,农历十一月初二,北风卷起街道上的落叶,阳光不时懒洋洋地洒落下来。虽是隆冬时分,嘉兴市区电子小区一幢老式公寓内却暖意融融,将江南特有的阴冷关在了门外。1915年的这一天,在崇德县灵安镇(现桐乡市凤鸣街道)一户农家内,一个小女孩呱呱诞生。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老人早已儿孙满堂。子女们从外地赶来为她庆生。当年这些在战火中嗷嗷待哺的孩子,也已满头华发。
    漫漫岁月,韶华已逝,故人不再,上海滩的租界和日本宪兵日渐模糊,唯有那20世纪40年代泛黄的杂志中留存的篇篇小说,记下了青春的影子。2008年8月,民国十几位女作家的小说集《太太集》的发表,让张憬在时隔六十余年之后,重新被人从遗忘的文学角落钩沉出来,走进人们的视线。然书中关于张憬“生平不详”的表述,不由让人感慨,时光的飞逝,差点让一颗“文学遗珠”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1927年,倔强的我,偷偷地拿了家里一些钱,自己把缠脚的裹脚布解了,离家出走到崇德县上小学。”——张憬《我的生平自述》
    “我不同意,这事你不用再和我说了,女孩子安心呆在家里,你看看,这里有谁家的囡儿上过学堂?就是你的两个哥哥,也没有上过学堂。我一个字都不认识,还不是创下这些家业!”1927年初夏季节,夏虫在夜色中欢叫,崇德县灵安镇的张家,气氛却不怎么和谐。张憬(原名张蕊英)低着头坐在八仙桌旁,父亲刚刚又为自己想要读书的事情发脾气了,她的左手使劲捏着自己的右手,她感觉父亲这一次说的话和前几次的口气有点不一样,不再带有商量的余地,这预示着自己想要读书的愿望彻底落空了。
    “五四”之后,虽然新思想的风也吹到了这个距离上海几百公里之遥的偏僻乡下,但是村子里大人们的旧思想仍然无法撼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张憬父亲的心里。难道自己的一生就要在这里度过,如村里其他人家的女孩一样,裹着小脚,做着家务,长到十几岁由父母做主找一户人家嫁人,然后相夫教子,操持耕织?
    几天之后,张憬偷偷从家里拿了一些钱,解开了脚上的裹脚布,孤身一人跑到了县城要求上小学。当时崇德县小学的校长是徐小淑,名蕴华,秋瑾的学生。徐小淑在了解了张憬的情况之后,也支持她的决定:“可是你这样做毕竟不是长久的办法,这样吧,我出面去劝说你的父母。”
    徐小淑陪着张憬回到了灵安。一开始,张父的态度依然很坚决,但在徐校长的耐心劝说下,张父看到女儿读书的愿望如此强烈,终于叹了口气:“我也是管不住你了,你去读书可以,但是你以后的嫁妆没有了,这笔钱就给你当学费。能学到什么程度,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张家的女儿去读书了!在当地,一时成了村头巷尾谈论的焦点。
    “女孩子家上什么学堂,读出来又没有用场。”
    “抛头露面,这个囡儿好的不学,去学一些坏的。”

0c074c526e6652b203d8444cca86f310.jpg

“在朱老师的培养和影响下,我爱上了文学,也爱上了老师。”
    ——张憬《我的生平自述》
    进了学堂的张憬,仿佛笼中出来的鸟儿,一下子觉得天变得好蓝好高,她想到世界的尽头去看一看,她想飞到天空的顶上去摸一摸。她开始如饥似渴地看书。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女性。
    张憬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连续跳级,不到三年就小学毕业了。1930年考上了杭州省立女子中学。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生最大的良师——黄九如。黄九如出生在湖南一户大户人家,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一个侄子完婚。但是她对这段封建婚姻极力反对,因此只身逃到杭州,当了一名老师。之后前往日本,呆了几年之后再回到上海,再次与张憬相聚。可最终她在抗战之后不知所踪,成了张憬心中永远的遗憾。
    1934年,张憬考入不收学费的杭州师范。正是在那里,她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位爱人——海宁才子朱剑心。
    朱剑心是朱熹的后代,上课从不用教案,在课堂上,他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从四书五经到明清书画,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仿佛就装在他的脑海之中。他还擅长书法篆刻,人又长得英俊潇洒,很受学生们的喜爱,有不少女学生爱慕他。
    张憬在听了朱剑心的课之后,忽然发现,文学的世界原来如此多姿多彩,而朱老师本人,也是那么温文尔雅。这大概就是人文的熏陶吧。从此,她醉心于文学,也喜欢上了朱老师的国学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去请教。一来二去,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但是问题出来了,朱剑心早在几年前,就奉父母之命完婚,家中已有妻室儿女。同时这种打破传统的师生恋,受到了校方的非议,认为有损师道尊严。很快朱剑心就被学校解聘。张憬也于1935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就读,但不久因为怀孕而辍学。
    1936年,国共决定一致抗日。这一年,他们的大儿子张震出生了。战乱年代孩子的出生,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拮据,不得已他们只好回灵安暂住。

e8a36693a05d139f4dd2e17ef9afc501.jpg

“从此,我白天教书,晚上开始创作小说,以稿酬贴补家用。我在经济上开始独立了,因而在家庭生活中,就有了较多的发言权。”
    ——张憬《我的生平自述》
    “我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份工作,在商务印书馆函授部当编辑,我们一起去上海吧。”1936年秋,天气开始转凉了,在灵安住了几个月之后,朱剑心想着怎么也得找份工作。大上海的十里洋场让人向往,却也让人担心。
    “我们把孩子带上,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也要工作,这样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张憬虽然心里没有底,但她觉得,只要一个人有决心,有本事,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上海城市大,消费也高,虽然朱剑心工资也不低,但终究捉襟见肘。
    1939年,这个小家庭发生了两件大事。
    由于战局动荡,朱剑心跟随商务印书馆去了香港,此去一别将近一年。张憬一人在上海带着两个孩子,日子过得艰辛。偶尔在昏暗的台灯下,朱剑心抚着一张全家福,也禁不住汹涌的思念之情,他在照片背后题了一首词,字迹涂改多次,可见当时思绪之乱。这首《虞美人·词题照寄》写道:
    几枝疏瘦横斜影,
    花外澄波静。
    濛濛黄月照人寒,
    掩映亭台半在水云间。
    慈亲我共痴儿女,
    漫说天伦叙。
    一帧珍重寄君边,
    肠断天涯何日是归年。
    在战局的影响下,张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挣钱途径。这一年,她向父母借了500块大洋,和其他9位朋友一起在静安寺愚园路合伙办了“上海私立静园小学”,由于她是第二大股东,所以做了副校长。从这时开始,张憬在经济上独立了,在家庭中,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第二年,朱剑心从香港回到了上海,却因为肺病咯血等原因,失业了。这一来,张憬就挑起了一家人的经济重担,可是教书的收入已经不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第三个孩子也快要出生了,她不得不考虑利用其他办法赚一点钱。她开始利用晚上时间给一些学生补课。她的学生中,有一个人的父亲是作家胡山源,两家正好又是邻居。
    “张老师国学教得不错,有空写写小说吧,我可以帮你推荐。”胡山源知道张憬家经济遇到了困难,有心帮一把。
    “那就麻烦胡先生了,我这段时间就写一篇请你过目。”
    1941年2月28日,署名张憬的短篇小说《辞职》刊发在当天的《健康家庭》上,这是张憬的小说处女作。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她的小说会那么受欢迎。此后,她一发不可收,又在《万象》、《小说月报》等杂志上陆续发表了《蠢动》、《让我工作吧!》、《万松岭上》等多篇小说,很快在文坛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张憬的小说多取材于她熟悉的生活琐事,很真实地反映出旧中国小市民的生活困境,以及青年男女在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下所发生的辛酸故事,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共鸣。
    《万象》杂志1941年8月号这样评价:“……张女士的小说发现于刊物之上,还是最近的事,但已引起文坛绝大注意,她的文笔生动,在近年来的女作家群中可说是很少可以与她抗衡的……”
    1944年,文学史家谭正璧先生在《当代女作家小说选》中评价:“张憬的笔调非常沉滞,朴质,然而有劲,像在一个冬天在工厂终天不停手工作的人写出的……有了这两位作家做后殿(指书中收选的最后两名作者张憬和燕雪雯),才使本书有着无限的光荣,永远的生命。”
    在文坛初露头角,张憬很开心。她知道丈夫从不看小说,但每当自己的小说发表出来,她就拿去给他看,让他评价一下。这个时候,朱先生总是笑笑说:“挺好的。”有时她在写文章的时候,遇到生僻字写不出,就去向丈夫请教;有时她通宵熬夜写小说,丈夫也会叮嘱几句,要她注意身体。
    每当夜深人静时,上海滩上各种各样的人就浮现在张憬的眼前,他们有的是刚进城投靠丈夫的传统妇女,有的是学有所成的新潮女性,有的是为情感所累的优秀青年……她要把这些人都写下来,一个一个活灵活现地搬到纸上去,让他们演绎着各种思想的冲突,各种情感的交织。
    这段时间,是相对平静的一段岁月。虽然年初丈夫失业,但凭着教书和写稿的所得,一家人生活还过得去。有时周六的午后,张憬会去上海兆丰公园。这里也是上海女作家聚会的场所,大家谈创作,聊理想,评时局,有时遇到要好的朋友也说说家长里短。在一群女作家中,张爱玲总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时隔六十多年之后,张憬仍记得张爱玲的奇装异服:“张爱玲最出风头了。单就穿的裤子,一只裤脚红,一只裤脚白。”张爱玲那时红得发紫,很多人都围着她转,但张憬说她从心底不怎么喜欢张爱玲,她的骨子里,还是有不少传统的东西,她觉得,女人要有自己的世界,但不必靠外表来表现。所以她和张爱玲一直都只是“见面朋友”,遇到点个头就算打过招呼了。
    还是在那段时间,张憬遇到了久违的老师黄九如。当时黄老师刚从日本回来不久,借住在一个书商家中。张憬写好了小说,除了让胡山源看一下之外,有时也拿给黄九如指导。
    但是好景不长。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租界,学校被迫关门停课,家中失去了最大的经济来源。到1944年,终日为生计发愁的张憬再也没有心情写小说了,决定搁笔。

“我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走来,能活着看到今天的盛世,其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我确实是感到非常快乐和幸福。”
    ——张憬《我的生平自述》
    虽然抗战胜利了,但是张憬和朱剑心两人的“抗战”却没能迎来一个圆满的结局。抗战胜利前夕,张憬的二哥被日本军杀害,父母积忿过世,她自己先后三次失业,不幸又患上肺病咯血,朱剑心的工资也仅能维持他老家妻儿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张憬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
    1947年,迫于生计,张憬决定与朱剑心分手,将两个女儿交给了他,并将三女儿送了人,自己带着儿子,随中学时的一位老师傅先生到了绍兴。傅先生帮张憬在绍兴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久两人育有一女。
    1948年底,傅先生调任桐庐县县长,两人又迁居桐庐。
    1949年4月桐庐解放,两人来到杭州。
    1951年2月,傅先生因大哥和侄子的问题被老家政府镇压。此后张憬只好靠帮人缝补维持生活。
    1952年,在街道居委会的推荐下,张憬又开始执教,肺病也因享受公费医疗治愈。
    1953年,儿子考上大学。
    1954年,经工会介绍,与工人干部姚先生登记结婚,重组家庭。
    1958年,张憬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改造。
    1979年5月,张憬被平反,恢复原职原薪,补发工资并按退休待遇。此后开始了平静的闲居生活。
    有时候张憬也觉得,自己这一生,就好比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各种酸甜苦辣人间冷暖,几乎都经历过。她也几次想提笔,可是往往只开了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
    儿子张震有时也问她:“妈,你为什么不写呢?”
    “写什么呢?就算写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老人感觉累了,倦了,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安静下来,她突然之间“都想开了”。她恍惚觉得,好像做了一场梦。“游戏人间优似梦,梦长梦短皆是空。君去柳枝初报青,如今已是绿成荫。”(张憬《偶感》)
    闲下来,老人会写写诗。按她自己的说法,自己读的书算起来不过7年,也没读过多少古文,不懂平仄,因此只是写一些抒发情思的“顺口溜”而已。她想的只是这些雪泥鸿爪,能留下些痕迹给儿女和孙辈们。
    2007年,张憬写下一首《随感》:“寒夜早眠常长夜,体弱身衰不待年。一事无成人将去,徒留人间几十年。”在老人心里,以前的种种,早已随风飘逝了。就是记起一些,也只是一些片段。
    如果没有2008年《太太集》的发表,也许张憬真的就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昙花一现的一颗“遗珠”,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陈学勇和王羽编的这本小说集收集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的一些女作家,其中张憬的生平一栏中写的是“生平不详”。
    殊不知,老人至今仍然健在,很有可能是那个时代女作家中唯一在世的一位了。在兜兜转转大半辈子之后,张憬重新回到了家乡,和一个普通的老人一样,生活在嘉兴市区。
    今年5月,王羽特地赶到嘉兴,与张憬老人相见。而老人的近况,收录进了今年出版的陈学勇所著《民国才女风景》一书。张震为母亲编的《张憬作品选》一书也在嘉兴图书馆与读者见面了。
    张震说:“母亲先后看到这两本书时,感到自己还有人记着,承认她在文坛上尚有一席之地,是无比激动和欣慰的,而作家的桂冠,更是自豪和无价的!”
附录: 已发现的张憬作品
    1.《辞职》 原载《健康家庭》第2年第1期1941年2月28日
    2.《晦鸣》 原载《健康家庭》第25期1941年4月30日
    3.《时代的教育》 原载《健康家庭》第26期1941年5月31日
    4.《让我工作吧!》 原载《万象》8月号第1年第2期1941年8月
    5.《兰兰》 原载《健康家庭》第30期1941年9月30日
    6.《原野的灵火》 原载《小说月报》第13期1941年10月1日
    7.《蠢动》 原载《万象》第1年第4期1941年10月1日
    8.《明晚的月光》 原载《小说月报》第19期1942年4月1日
    9.《万松岭上》 原载《生意经》1944年4月
    10.《居里夫人》 原载《中国妇女》第二卷第2期1940年
    11.《<简爱自传>读后感》 原载第二卷第3期1940年
    ■记者 朱梁峰 摄影 陈 慧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http://www.zj.xinhuanet.com/webs ... ontent_18534104.htm

715f1d8c76af42a29c2591015ad8566f.jpg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