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展开

社区小喇叭     

全站
admin 说: 注册时请使用中文名注册谢谢合作
2016-07-31
全站
admin 说: 欢迎大家
2016-07-14

建国后江苏行政区域划分变革

[复制链接]
我的人缘0

管理员

1461

主题

1520

帖子

51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08

社区QQ达人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12-18 19: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后江苏行政区域划分变革



肥仔杂谈
2019/10/12 20:47:53



南京市
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解放,定格为直辖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区
南京市划归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苏南行署区
1949年
1949年5月1日设立苏南行署区,驻地无锡市(华东军区批准)
设立太湖办事处,由吴县析置(苏南行署1949年7月14日批准)
撤销沙洲县,并入江阴县、常熟县(1949年补)
撤销镇江县,分别设立镇江市、丹徒县(1949年补)
设立常州市,以武进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1949年补)
设立苏州市,由吴县析置
设立无锡市(地级),以无锡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下设城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5个区,并辖无锡县(1949年补)
1950年
设立常熟市,以常熟县城虞山镇为其行政区域(苏南行署1950年10月24日报告备案)
苏州市升格为地级市,暂由苏州专区代管(苏南行署1950年10月24日报告备案)
1951年
撤销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设立嵊泗县(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
撤销无锡市城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5个区,设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区(无锡市人民政府1951年10月报告备案)
设立苏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城东、城西7个区(苏州市无锡市人民政府1951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合并设立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苏北行署区
1949年
1949年4月21日设立苏北行署区,驻地泰州市(华中行政办事处批准)
设立新安县,以宿迁县的北部及沭阳县西部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9年5月)
设立邳睢县,以邳县的陇海路南地区及睢宁县西部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8年)
设立淮宝县,由淮安、宝应2县运河以西和淮阴县运河以南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
设立滨海县,以阜宁县、涟水县、灌云县结合部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9年)
设立射阳县,以盐城、阜宁2县串场河以东,射阳河以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2年)
设立涟东县,以涟水县盐河以东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
设立建阳县,以盐城、阜宁2县串场河以西,皮叉河以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湖垛镇) (解放区时设立1941年)
设立台北县,以台东县的北部城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大中集) (解放区时设立1942年5月)
设立海安县,以泰县、如皋县、东台县结合部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
设立如东县,以如皋县的东部城区为其行政区域 (解放区时设立)
撤销靖泰县,分别设立靖江县,泰兴县(1949年5月补)
撤销樊川县,并入江都县(1949年补)
将灌云县驻地由板浦镇迁至伊山镇(1949年补)
设立南通市,以南通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南通县驻地由南通市市区迁至南通县金沙镇(1949年)
设立泰州市,以泰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泰县驻地由海陵镇迁至姜堰镇(1949年)
设立扬州市,以江都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江都县驻地由扬州市市区迁至江都县仙女庙镇(1949年补)
设立泗洪县,以泗阳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青阳镇(属于皖北行署区)(1949年)
泗阳县驻地由泗阳镇迁至众兴镇(1949年)
1950年
撤销扬州专区,所属的各县划归泰专区(政务院1950年1月11日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49-1997)》有误)
泰州专区的台北、东台两县划归盐城专区;海安、如皋两县划归南通专区(政务院1950年1月11日批准)
撤销扬州市,设立扬州县(苏北行署1950年5月8日报告备案)
撤销涟东县,并入涟水县,驻地由高沟镇迁至涟城镇(华东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28日公布)
撤销淮宝县,并入淮阴、淮安、宝应3县华东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28日批准)
撤销扬州县,设立扬州市(华东编委批准,苏北行署1950年8月8日公布)
设立清江市,以淮阴县城清江镇为其行政区域
设立东台市,以东台县城东台镇为其行政区域(华东军政委员会转报政务院批准,苏北行署1950年12月28日公布,苏北行署1952年1月11日报告该市未能成立)
南通专区的南通市升格为地级市,改为省直辖(华东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18日批准)
苏北行署区人民行政公署由泰州市迁至扬州市(政务院批准)
撤销泰州市,并入泰县(1950年5月)
设立泰州市,由泰县析置(1950年8月)
1951年
设立淮北盐区(县级),以淮北盐管局的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设立南通市城南、城东区,城西、城中、唐闸、钟秀、狼山、芦泾8个区(苏北行署1951年12月12日批准)
建阳县更名为建湖县(江苏省)(政务院批准,华东军政委员会1951年6月13日通知)
台北县更名为大丰县(江苏省) (政务院批准,华东军政委员会1951年6月13日通知)
如东县驻地由马塘镇迁至掘港镇(政务院1951年11月批准)
撤销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合并设立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1952年
撤销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合并设立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撤销苏州市城东区、城西区,设立郊区(苏州市人民政府1952年报告备案)
将无锡市的无锡县划归常州专区(苏南行政公署1952年报告备案)
将新安县更名为新沂县(内务部1952年批准,9月7日实施)
将邳睢县驻地由土山镇迁至运河镇(内务部1952年批准,10月10日实施)
将山东省的徐州市及滕县专区的丰县、沛县、华山、铜北4县,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和赣榆、邳县、东海3县划归江苏省(政务院1952年11月25日批准)
1953年
撤销常州专区,所属的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归镇江专区;江阴、宜兴、无锡3县划归苏州专区(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设立徐州地区,领导省直辖的华山、铜北、丰县、沛县、邳县、东海、赣榆、砀山、萧县9县(政务院1953年3月6日批准)
撤销太湖办事处,设立震泽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3月27日实施)
撤销华山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丰县、砀山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撤销铜北县,恢复铜山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销销邳睢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邳县、睢宁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撤销南通市城南、城中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城东区、城西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13日批准)
撤销淮北盐区,其行政区域并入新海连市(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17日批准报告备案)
常州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6个市辖区(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注常州市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戚墅堰区
省直辖的扬州市划归扬州专区(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淮阴专区的新沂县、睢宁县划归徐州专区(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中央直辖的南京市划归由江苏省管辖(政务院1953年12月17日批准)
将泰州专区更名为扬州专区,专员公署由泰州市迁至扬州市(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将东海县驻地由石榴树迁至新海连市(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7月13日批准)
江苏省的嵊泗县划归浙江省(华东行政委员会电示,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6月26日报告备案)
山东省的日照、临沭、郯城、兰陵、峄县、临沂、单县、鱼台8县与江苏省的赣榆、东海、邳县、新沂、铜山、砀山、沛县7县之间调整部分界线(政务院1953年8月15日批准)
撤销南京市第十二区,设立大厂镇(1953年补)
1954年
设立南通市郊区(南通市人民政府1954年报告备案)
设立苏州市枫桥区、木渎区,分别以吴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江苏省人民政府1954年批准)
新海连市、清江市、泰州市、扬州市、镇江市、常熟市改由省直辖(内务部1954年批准,11月22日实施)
盐城专区的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54年8月30日报告备案)
江苏省赣榆县的汾水岭村、小张庄村划归山东省日照县;山东省郯城县的黑豆洞村、前城村、后城村、王家村、肖家村、黄家圈村、社子村划归江苏省东海县;山东省单县的胡杨庄村、董台子庄村划归江苏省砀山县(内务部1954年3月26日批准)
1955年
撤销常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戚墅堰区,设立天宁、广化、钟楼3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1月15日报告备案)
撤销南通市钟秀区、狼山区、芦泾区(南通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报告备案)
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区分别更名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浦口、燕子矶、栖霞、雨花台、中山陵园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1月15日报告备案)
徐州市第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为鼓楼区、子房区、云龙区、王陵4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8月26日报告备案)
苏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郊区更名为平江、北塔、沧浪、金阊、观前、城郊6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报告备案)
江苏省徐州专区的砀山县、萧县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安徽省宿县专区的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国务院1955年2月21日批准,3月25日实施)
1956年
设立邗江县,以江都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3月9日批准)
设立洪泽县,以泗洪、淮阴、盱眙3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4月3日批准)
撤销无锡市第六、七、八区,合并设立郊区(无锡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城郊、枫桥、木渎3区,合并设立郊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撤销常州市天宁、广化、鼓楼、郊区4区,合并设立戚墅堰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撤销南通市城东、城西、唐闸3区(南通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和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2月23日报告备案)
镇江专区的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2月23日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扬中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8日报告备案)
镇江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归扬州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2月24日报告备案)
无锡市第一、二、三、四、五更名为崇安、工运、南长、西新、北塘区(无锡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报告备案)
山东省峄县兴义区徒沟乡的小楼子、小韩庄、刘庄、殷庄、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将庄、小彭庄10个村;微山县韩庄区马山乡的东马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庄、东楼、北局子7个村,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包括另一小村)、东厉家湾、姚山子3个村,和石楼乡的南石楼、北石楼、小石楼3个村(石楼又名石榴);以及黄山岛上的孙家庄、蒋家庄、李家庄、厉家庄、陈家庄、后李庄、西马山7个村,套里岛上的祖套、王套、杨套3个村,共25个村划归江苏省徐州市。微山湖湖面由山东省微山县统一管理。(国务院1956年7月11日批准)
1957年
设立灌南县,以灌云、涟水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
设立沙洲县,以江阴、常熟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1961年12月1日成立)
设立通如县,由南通、如皋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未成立】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8月31日报告备案)
设立黄桥县,由泰兴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未成立】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8月31日报告备案)
撤销徐州市子房区,设立环城、大黄山矿、利国矿3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5月7日报告备案)
设立常州市天宁、广化、鼓楼3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报告备案)
东海县驻地由新海连市海州镇迁至东海县牛山镇(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报告备案)
1958年
将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县、宝山县、上海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月14日批准)
撤销松江专区,并入苏州专区(国务院1958年3月26日批准)
撤销常熟市,并入常熟县(国务院1958年4月5日批准)
撤销徐州市王陵、环城、贾汪矿、大黄山矿、利国矿5区,设立郊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5月7日报告备案)
撤销清江市、淮阴县,设立淮阴市(国务院1958年9月5日批准)
撤销邗江县,并入扬州市(国务院1958年9月5日批准)
撤销丹徒县,并入镇江市(国务院1958年9月5日批准)
撤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区、中山陵园区、雨花台区,设立郊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南京市大厂镇,并入浦口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北塔、观前两区,并入平江、沧浪、金阊3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郊区,并入吴县(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泰州市、泰县,合并设立泰州县(国务院1958年12月20日批准)
撤销南通市郊区(南通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六合、江浦两县和镇江专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6日报告备案)
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6日报告备案)
苏州、南通、徐州、常州4市分别由苏州、南通、徐州、常州4专区代管(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19日实施)
省直辖的新海连、清江、镇江3市和扬州、泰州两市分别划归徐州、淮阴、常州和扬州4专区(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19日实施)
镇江专区更名为常州专区,驻地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国务院1958年8月2日批准)
江苏省江宁县的前泰来、后泰来、谢家、晏公庙、湖河塘等5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务院1958年9月20日批准)
江苏省苏州专区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6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1月21日批准)
1959年
设立常州市郊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9年1月报告备案)
撤销无锡市工运区、西新区、郊区(无锡市人民委员会1959年报告备案)
常州专区更名为镇江专区,专员公署由常州市迁至镇江市(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9年7月24日报告备案)
1960年
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
撤销徐州市郊区,设立贾汪镇(县级)(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3月31日报告备案)
设立金湖县,以宝应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0年4月29日批准)
撤销南京市郊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日报告备案)
设立无锡市太湖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0年批准)
1961年
设立苏州市北塔、胥江、桃坞、郊区4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61年5月17日报告备案)
徐州专区的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归常州市(国务院1961年批准,3月2日实施)
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国务院1961年9月2日批准)
撤销泰州县,分别设立泰州市、泰县(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
设立丹徒县,以原丹徒县并入镇江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
设立兴东县,以兴化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
设立邗江县,以原邗江县并入扬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改由省直辖(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6月25日报告备案)
连云港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新浦、海州两区、连云港、盐区两办事处(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6月25日报告备案)
南京市的六合、江浦两县划归扬州专区;江宁县划归镇江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无锡市的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徐州市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常州市的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1963年
设立南京市陵园、雨花台、燕子矶、江东4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3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北塔区、胥江区、桃坞区、郊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63年2月22日报告备案)
设立徐州市郊区办事处(县级)(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3年4月25日批准)
无锡市太湖区更名为郊区
1964年
设立淮阴县,以清江市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4年10月31日批准)
撤销兴东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兴化县(国务院1964年10月31日批准)
淮阴市更名为清江市(国务院1964年8月18日批准)
撤销贾汪镇,设立徐州市贾汪矿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4年11月17日批准)
1965年
撤销南京市陵园区、燕子矶区、江东区,设立栖霞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5年报告备案)
撤销徐州市贾汪矿区,设立贾汪区、矿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10月26日批准)
○注原文;设立徐州市矿区;徐州市贾汪矿区更名为贾汪区
1966年
设立六合地区,辖扬州专区的六合、仪征、江浦、金湖4县及淮阴专区的盱眙县,驻六合县(中共中央、国务院1966日批准,3月5日实施)
设立响水县,以滨海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响水口镇(国务院1966年3月9日批准)
常州市天宁、广化、鼓楼、戚墅堰4区分别更名为东风、向阳、胜利、卫东4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66年9月23日报告备案)
1967年
南京市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6区分别更名为要武、朝阳、遵义、红卫、延安、东方红6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报告备案)
徐州市鼓楼、云龙两区分别更名为延安、红卫两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报告备案)
苏州市平江、沧浪、金阊3区分别更名为东风、红旗、延安3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报告备案)
1968年
无锡市崇安区更名为崇武区(无锡市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21日报告备案)
1970年
设立南京市钟山特区(县级)(江苏省革命委员会1970年1月批准)
连云港市连云港、盐区两办事处分别更名为连云区、盐区两区(连云港市革命委员会1970年报告备案)
各专区更名为地区
1971年
撤销六合地区,所属的盱眙、金湖两县划归淮阴地区;六合、仪征两县划归扬州地区;江浦县划归南京市(国务院1971年2月22日批准)
镇江地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国务院1971年2月22日批准)
淮阴县驻地由清江市市区迁至淮阴县王营镇
山东省临沭县蛟龙区朱范公社的东朱范、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姚朱范、李小湾6个村,石门公社的石门头二、石门三、石门头四3个村,烈町公社的东窝子村;大兴区北辰公社的北辰一、北辰二、小埠子、老古墩4个村以及观堂区镇化公社的南辰、长沙头、东尧、郑庄4个村,磨山公社的西山后、东山后两个村,共计20个村划归江苏省
1973年
南京市要武、朝阳、遵义、红卫、延安、东方红6区分别更名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6区(南京市革命委员会1973年报告备案)
1975年
撤销南京市钟山特区(南京市革命委员会1975年4月报告备案)
扬州地区的六合县划归南京市(国务院1975年11月8日批准)
徐州市红卫区更名为云龙区
1978年
撤销徐州市郊区办事处(徐州市革命委员会1978年7月31日报告备案)
无锡市崇武区更名为崇安区(无锡市革命委员会1978年8月25日报告备案)
1979年
设立南通市城中、港闸、郊区3区(江苏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19日批准)
徐州市延安区更名为鼓楼区(徐州市革命委员会1979年报告备案)
安徽省来安县文山公社的王渡生、联合生、高涵3个生产队划归江苏省南京市(国务院1979年4月20日批准)
1980年
设立南京市大厂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0年4月26日批准)
常州市东风、向阳、胜利、卫东4区更名为天宁、广化、钟楼、戚墅堰4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0年6月9日批准)
苏州市东风、红旗、延安3区更名为平江、沧浪、金阊3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0年6月9日批准)
1981年
设立连云港市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1年9月7日批准)
1983年
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淮阴、扬州、镇江3市升为地级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徐州地区,所属的铜山、丰县、邳县、沛县、睢宁、新沂5县划归徐州市;赣榆、东海两县划归连云港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淮阴地区,所属的淮阴、沭阳、洪泽、灌南、泗洪、涟水、宿迁、淮安、金湖、盱眙11县划归淮阴市;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盐城县,设立盐城市(地级) (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盐城地区、所属的建湖、射阳、阜宁、大丰、东台、响水、海滨6县划归盐城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南通地区,所属的南通、海门、启东、如东、如皋、海安6县划归南通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镇江地区,所属的高淳,溧水两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金坛、武进、溧阳3县划归常州市;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归镇江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扬州地区,所属的江都、泰县、邗江、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县划归扬州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苏州地区,所属的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沙洲5县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设立淮阴市青浦区,清河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19日批准)
设立盐城市城区、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12日批准)
设立扬州市广陵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26日批准)
撤销南通市城中区、港闸区,合并设立城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镇江市城区、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8月17日批准)
设立连云港市南城区,辖原市区的7个公社及灌云县的南城镇、云台公社
撤销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州区,合并设立新海区;撤销盐区、郊区,合并设立云台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6月14日批准)
设立苏州市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11月24日批准)
设立徐州市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3月29日批准)
1984年
泰县的泰西乡、朱庄乡划归泰州市(国务院1984年9月13日批准)
镇江市城区、郊区更名为京口区、润州区(1984年10月补)
设立扬州市郊区(1984年补)
1986年
撤销连云港市新海区,设立新浦区、海州区。新浦区辖临洪、浦西、浦东、路南、市东5个办事处和沈圩、临洪两个村民委员会;海州区辖海州、幸福路两个办事处和锦屏镇、朐阳乡、新坝乡、洪门乡及锦屏林场、孔望山果园、洪门果园(国务院1986年4月7日批准)
撤销仪征县,设立仪征市(国务院1986年4月21日批准)
撤销常州市广化区,分别并入钟楼区、天宁区(国务院1986年9月8日批准)
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国务院1986年9月16日批准)
1987年
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国务院1987年4月23日批准)
撤销丹阳县,设立丹阳市(国务院1987年12月15日批准)
撤销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国务院1987年12月15日批准)
撤销东台县,设立东台市(国务院1987年12月17日批准)
撤销淮安县,设立淮安市(国务院1987年12月22日批准)
撤销兴化县,设立兴化市(国务院1987年12月22日批准)
设立无锡市马山区(国务院1987年12月22日批准)
1988年
撤销宜兴县,设立宜兴市(国务院1988年1月9日批准)
1989年
撤销昆山县,设立昆山市(国务院1989年7月27日批准)
撤销启东县,设立启东市(国务院1989年11月13日批准)
1990年
撤销新沂县,设立新沂市(国务院1990年2月5日批准)
撤销溧阳县,设立溧阳市(国务院1990年8月15日批准)





来自群组: 版主组之家


上一篇:江苏13地市名称的由来,你的家乡在哪里?
下一篇:中央确定江苏11个大城市!南京鹤立鸡群,苏州与连云港同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户口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笃行民主言论自由 。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