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科学使我无比敬仰造物主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8-5-23 17: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科学使我无比敬仰造物

                                                                                                  

1758af5bcfe7522163971e18c6f5f483.jpg

作者 |  孟荪,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技术工作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文章来源 | 香柏原创


cadd1f34b51916cdbaafd8eddb48ecbd.jpg



我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当年与绝大多数红色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样,认为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代表客观和科学,是天经地义的最高真理。然而,正是通过对科学的学习,使我一天比一天强烈地觉悟到造物主的存在。通向这条道路的桥梁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科学哲学、爱因斯坦的教诲,以及自己的理性思考。

一 . 舍弃唯物主义信仰的过程

起步始于对量子力学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让我大感意外的是,今天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论都是在我们所谓的唯心主义体系实证哲学的启发下诞生的。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建立了实证哲学系统,以后由马赫、庞加莱等科学家介绍到科学领域。一个哲学体系能直接引导两项具有辉煌里程碑意义伟大科学的诞生,在人类文明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然而,唯物主义权威却认为实证主义是最凶恶的敌人,对其发起猛烈攻击。围剿自二十世纪初将马赫、庞加莱等科学家打为死敌起(参见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文革结束,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许多世界著名科学家如爱因斯坦、海森堡等被一一打成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代表。

唯物主义权威围剿的范围包括,物理学、化学、宇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造成许多灾难性后果。例如:


956194c04dcebad3a80ee97050cacd0f.jpg



在所有高等院校教材中全面封杀实证哲学对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引导作用,致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理论精神,只会僵硬地死套公式;

坚持物质第一,将宇宙无限论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断然否定宇宙有起源,从而使前苏联和我国对宇宙科学的研究长期落后。

而在生命领域中的后果更是毁灭性的,前苏联所有研究基因学说科学家不仅被停止了科学活动,还被惨遭流放,甚至一位科学院院士被枪决。我国的情况也多少类似。致使前苏联和我国的基因研究长期远远落后。

事实上,正如著名科学史学者丹皮尔指出的那样,唯物主义理论根本经不起分析哲学的摧毁性分析 (参见,丹皮尔《科学史》)。

唯物主义在理论上破绽百出,在实践指导中又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认识了这些事实后,我和这一思潮彻底手了。


bee05f34838e2770a9a24f8c4c77cbf3.jpg



另方面,西方国家的科学哲学在实证哲学基础上不断发展,先后诞生了逻辑实证主义、操作主义、历史主义、实用主义等很多流派,发展出可证伪造性、范式等重要概念,对科学的内涵和本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索(参见夏基松等《西方科学哲学》)。正如波函数几率解说提出者诺贝尔奖得主玻恩所指出的那样“实证主义在科学中是一股生气勃勃的力量。它也是唯一的现代哲学体系。”(参见,玻恩《我这一代的物理学》)

于是,我接受了实证主义。

二. 对宇宙和生命是智慧创造的感悟


a71ea76b455d4f882836cfc319a5441a.jpg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指出宇宙是不稳定的,一系列的观察也表明宇宙起源于135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唯物主义理论家由于坚持宇宙时空无限的信念,曾对此长期猛烈批判。但是,后来由于迫于铁证如山,才不得不勉强接受。

然而,这远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精密到难以想象的爆炸:在爆炸某一刻,宇宙的膨胀速度误差必须小于十亿亿分之一,一些基本参数相互间的误差也不允许差之毫厘,否则就诞生不了我们能出现的宇宙(参见:霍金《时间简史》)。

误差小于十亿亿分之一是什么概念?我们人类制造的超高精度定时钟精度也不过千万分之一,与之相比相差百亿倍!而定时钟不过几公斤,而宇宙的体量是何等巨大!

面对这样的事实,唯物主义者是怎样解释的呢?老的唯物主义权威或者早已撒手人寰,或者到了耄耋之年难以发声。一些年轻的后继者提出,宇宙爆炸过无数次,而我们这个宇宙只是其中之一。我们正巧生活在这样的宇宙中。我们真是中了特大特大奖了。不过,对这样的搪塞,能让人满意吗?

另一个重大问题是有关生命的。


e28270fc21fac582431e8cfc95fe3dcd.jpg



按照薛定谔的说法,生命的本质就是化无序为有序。(参见: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然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所有事物总是从有序自发趋向无序。那么,生命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的呢?

事实上,所有生命都不是简单的有序,而是程度非常高的有序。你能让几十个小学生排成队,能让几十亿人排成队吗?而生命体内的有序程度远远超过将几十亿人排成队的程度,能自发形成得了的吗?

鉴于这些,我认定宇宙和生命必定是智慧创造的。2013年,我将这些想法整理后,以笔名孟荪发表了《科学.信仰——我们在无数美丽奇迹中诞生》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考虑到出版社等因素,书中没有明确说宇宙和生命是智慧创造,但是副题“我们在无数美丽奇迹中诞生”暗示了这一含义。


fcc40e9a9742bbfeac7c83029c1ecae7.jpg

尽管如此,我觉得自己生命科学的知识还很欠缺,所以近五年来几乎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分子生物学。这是因为我觉得,生命现象就在我们身边,不像宇宙那样浩瀚缥缈,证据更加容易让人信服,也不可能用无限次来搪塞。选择分子生物学是因为其研究对象处于生命与非生命分界线附近,更有利于看清生命的本质。

我发现,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体都由数以千万计的极其巧妙和极端复杂的技术构成的。这里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 生命细胞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生存条件是必须用细胞膜将自己包裹起来。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磷脂分子。它们就像无数小砖块那样构筑起细胞膜生命围墙。磷脂在生命体中不过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分子,但每个磷脂分子在生命体中都是经过100多道化学反应才合成出来的。其中每道反应的难度对今天的化学家来说都是一个远非轻松的挑战。而且,今天的化学实验反应都会有副产物,100多道反应下来,磷脂分子将完全淹没在成千上万倍的副产垃圾中,还能活吗?



  • 我们都知道生命的遗传密码藏在DNA中,DNA是四种不同的单元用“手拉手”方式连接成有意义的内容组织起来的。即使简单如大肠杆菌的DNA就有这样的单元465万对,即930万个。930万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人口数。想像一下,让一个大城市的居民穿着四种不同颜色的T恤衫,手拉手串联成一个能代表一定意义的长达2万多公里的长串,会有多难。人类DNA中这样的单元则有30亿对,即60亿个。60亿相当于全球人口数了,更难想象了。事实上,这种串联远非手拉手那么简单,上世纪50年代,两位剑桥大学的教授耗了十多年时间,才将两个这样的单元“手拉手”连到一起,仅仅连接了两个单元就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见难度之大!而大肠杆菌只需20多分钟就能将这930万个单元连接完工!




655242c94681a8b3515ff63609880979.jpg



  • 我们今天无论是工厂还是世界顶级的化学实验室里,一个反应容器基本上只能同时产一个产品。细胞也可看做一种容器,如果也这样的话,那就根本活不了。事实上,细胞能同时生产出数以千计的不同种类的产品。细胞在反应点附近数以千计不同类型的分子中挑选出需要的分子,打成包,通过轨道输送系统输送到指定地点,然后拆包、卸货。细胞每秒钟内要生产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分子,必须从各个不同反应点输送到不同的地点,既不能出错,也不能交通堵塞。这样的输送系统要远比我们人类今天的运输系统复杂得多,而相应的调度系统更是神奇得难以想象。迄今为止,已经有四次诺贝尔奖授予了研究这种运输系统的科学家,然而,还远远谈不上真正了解。



细胞内绝大多数任务都必须依靠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它们在需要的时间一瞬间集合到位,在不到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任务,然后又急忙跑到别的地点去完成新的任务。这些都需要何等精密的操控啊!

尽管人类现代高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面对生命体内数以万计的技术难题,依然几乎全都无法解决,更别说合成一个最简单的生命体了。


4ef5a55cfe0d113b4c530488a79350a5.jpg

生命是如此复杂,达尔文进化论却宣称,分子们经过几十亿年乱碰乱撞自己诞生的,这话还能让人信服?事实上,进化论者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所有实验都连边都摸不着。难怪诺贝尔奖得主法国生物学家莫诺说,“宇宙不孕育生命。”(参见,德迪夫《生机勃勃的尘埃》)

生命既然不可能自然诞生,那唯一可能就是某种智慧的创造了。那么,有这种智慧吗?

有,不仅有,而且伟大到我们人类智慧与之相比,微小到微不足道的程度。

别以为这话是某个主教或牧师讲的,而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讲的!(参见《爱因斯坦文集》)


8ac6bb0bf5dc63de1986e76462d98db7.jpg

我崇敬爱因斯坦,也相信证据,因此,深信宇宙和生命必为造物主的伟大智慧创造,而且,对这种伟大智慧无比景仰!

三 . 关于信仰危机

今天我国之信仰危机已是不争之事实,危害也有目共睹。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能都谈到,这里主要谈这两点:

  • 首先是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的问题。由于,我国教育制度长期文理分开,学科分工过细,因此,学理工的不熟悉文科,学文科的不了解科学。科学哲学跨人文和科学,这样的课程罕有人问津。至于实证哲学,更是许多人闻所未闻。许多科技工作者在本专业中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如果不具备科学哲学知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就会模糊不清。就好比一个优秀的赛车手虽然对发动机原理不太理解也能拿到金牌。许多人把科学简单看做是技术,单纯的工具,完全没去想科学的人文精神。



而唯物主义由于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加上其简单易懂很容易乘虚而入,就成为许多人的唯一信仰。(参见丹皮尔《科学史》)

  • 其次是对宗教和宗教与科学关系的严重误解。许多人认为,宗教是愚昧和迷信落后的表现,而且,宗教和科学水火不相容。



这真是天大的误解。


dcac4d38cb98b0cf4a87258af3c4f9d3.jpg



事实上科学和宗教有不同的社会功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作用,不能势不两立。

而且,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那样,科学和宗教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科学最终的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宗教感情——爱因斯坦称之为宇宙宗教感情。正是在这种感情的驱动下,让许多科学先驱长期致力于基础科学的开辟工作。另一方面,没有科学的帮助,宗教会沦为巫术。

所以,他说,“科学没有宗教是瘸子,宗教没有科学是瞎子。”


68f2ee150259724b65c6ee84ffc46449.jpg

爱因斯坦对宗教和科学的关系有大量论述,我们在这里摘录了一部分。我们觉得,任何人即使自认为自己的科学水平如何了得,也不见得敢于对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屑一顾吧。那么,好好听听爱因斯坦是如何说的,看看各种科学证据,然后,好好思索一番。我认为,只要您能做到这些,结果很可能会与我的想法十分一致。

许多有理工学历背景的人往往有一种自负,认为宗教信仰是不是科学的迷信和愚昧无知,因此对宗教往往采取十分轻蔑的态度。你同他们谈宗教,他们连一句都不想听。然而,恐怕没有任何人,即使再狂妄自大,也不敢自以为自已的科学素养会超趆爱因斯坦吧。爱因斯坦一生对科学和宗教有大量叙述,我们在此摘录了其中一部分供参考。所有摘录内容都出自正规权威出版社,并列出了出处。


7766a8cee1612b072e8c0918e83ab737.jpg



孟荪:爱因斯坦有关宗教论述文章索引

  •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1929年4月)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现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43)

  • 《关于科学的真理》(1929年)



“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现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 念。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44)

  • 《宗教和科学》(1930年11月)



“所有这些类型的宗教所共有的,是他们的上帝的拟人化概念的特征。一般地说,只有具有非凡天才的个人和具有特别高尚品格的集体,才能大大超出这个水平。但是属于所有这些人的还有第三个宗教经验的阶段,尽管它的纯粹形式是难以找到的;我把它叫做宇宙宗教感情。…….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只有那些作了如此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现出热忱献身--要是没有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学的开辟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会理解这样一种感情的力量,唯有这种力量,才能作出那种确实是远离直接现实生活的工作。 …… 只有献身于同样目的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究竟是什么鼓励着这些人,并且给他们以力量,使他们不顾无尽的挫折而坚定不移地忠诚于他们的志向。给人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 科学工作者才是信宗教的人。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79-P282)


f1b8d548ca934ad0b39c6aa5acc5f0f2.jpg



  • 《论科学》(1931年》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这种信念是建立在宗教感情上的。我的宗教感情是对我们的软弱的理性所能达到的不大一部分实在中占优势的那种秩序怀着尊敬的赞赏心情。”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84-P286)
  • 《科学的宗教精神》  



“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间找到一个没有自己宗教感情的人。……他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因为这  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同它相比,人类一切有系统的思想和行动都只是它的一种微不足道的反映。…… 这样的感情同那种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象的。”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283)

  • 《道德衰败》(1937年10月)



“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指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的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149-P150)

  • 《宗教同科学不可和解吗?》(1948年6月)



“这里提出的对宗教的解释,意味着科学对宗教态度的一种依存关系,在我们 这个物欲主义占优势的时代,这种关系太容易被忽视了。固然科学的结果是同宗教的或者道德的考虑完全无关的,但是那些我们认为在科学上有伟大创造成就的人,全都浸染着真正的宗教的信念,他们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是完美的,并且是能够使追求知识的理性努力有所感受的。 如果这种信念不是一种有强烈感情的信念,如果那些寻求知识的人未曾受过斯宾诺莎的对神的理智的爱(Amor Dei Lntellectualis) 的激励,那么他们就很难会有那种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而只有这种精神才能使人达到他的最高的成就。 ”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253-P256)


7fff9b7845f555b0459f256f62721e9a.jpg



  • 《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及其他》(1951年元旦)



“你不喜欢用‘宗教’这个词来表述斯宾诺莎哲学中最清楚表示出来的一种感情和心理的态度,对此我可以理解。但是,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依赖;实在的这种理性本质至少在一定程度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这种信赖的感情不存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无生气的经验。”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P525-P526)  
  • 《人生的意义》(写作年代不详)



“人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联系到这个问题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意味着要有宗教信仰。你问:那么提出这个 问题究竟有什么意思呢?我回答:凡是认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无意义的人,他不仅是不幸得很,而且也难适应生活。”
--(《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P34)

  • 《科学与宗教》(1939和1941两篇文章)



“当宗教团体坚持认为《圣经》中所有论述都绝对正确时,冲突就产生了。这意味着宗教这一部分对科学领域的干预。….另一方面,科学的代表人物经常尝试在科学基础上就价值和目标做出根本性的判断,从而使他们自己与宗教对立。这些矛盾都源于重大的错误。”

“宗教和科学之间实在不可能存在合理的冲突”

“即使在宗教和科学之间清楚地划分出各自的领域,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强烈的相互依赖关系。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已从科学那里学到何种手段会促进他所建立的目标的实现。但是科学只能由那些满怀追求真理和和知识热望的人来创造出来。而这种感情又源于宗教领域。….我不能想象哪个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沉的信念。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表示这一情形: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足的。”

“一个人受到宗教启发的人已经在最大限度内把他自己从自私的欲望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于那些具有超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抱负之中。” 然而,“宗教只涉及对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评价,它不能够正当地揭示事实和和事实间的联系。” “如果宗教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地把人类从自我中心的愿望、欲望和恐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那么科学推理可以在另一个意义上帮助宗教。”


0a5c59090707a6d2f520190470287db7.jpg



宗教导师“必须利用那些能够在人性本身中培养真、善、美的力量。毫无疑问,这是件比较困难,但其价值也大得不可比拟的任务。宗教导师们完成上面提及的净化过程之后,当然会高兴地承认科学知识已经使真正的宗教更高贵并使其意义更深远。”

“宗教是人类长久的努力,它要使人们清楚、完整地认识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经常强化它们,扩大其影响。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想象宗教和科学,那末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就显得不可能发生了。因为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定应当是什么,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在其领域之外仍然是必然的。”

“对存在中所显示出来的合理性,都会感到深挚的崇敬。通过理解,他从个人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体现于存在之中的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度,而这种庄严的理性由于其极度的深奥,对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p17-2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 《道德的衰败》1937年



“一切宗教、艺术和科学都是同一颗树上的不同分支,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生活趋于高尚,使他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人类引向自由,我们较为古老的大学都是从教会学校发展而来的,这绝非偶然。无论是教堂还是大学—在它们行使其真正的功能的限度内——都是为了使人类变得崇高。它们试图通过传播对道德和文化上的理解以及放弃使用暴力来实现这个伟大目标。”

“盛行于一些杰出人士之间的观点认为,信仰应越来越多地被知识取代的时代已经来到,没有知识作为依托的信仰是迷信,因此必须对之加以反对。……这是“一种可能很难找到以这种粗鄙的方式表述理性主义的观点;因为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立即发现这个观点的陈述是多么片面。”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p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082a982f9ce856a64bac112f7fbff433.jpg



作者说明:此文仅为有关情况大致的提纲介绍,更详细的内容将另外单独介绍。
汪忠自叙 :


  • 194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古巷,天资愚钝兼生性慵懒,成绩一塌糊涂,两次报考高中均名落孙山。
  • 1958年进化工厂当学徒。
  • 1960年晋升为技术员,担当设计任务。
  • 1963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第一项科研任务。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连续三届应届毕业生来该项目实习。
  • 1976年承担对外工程设计。
  • 1980年调江苏省石油化学工业厅。1980年晋升为工程师,后升为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技术工作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 1981年,采用类似于高能物理数学工具,求解化学工程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蒙学部委员关肇直先生推荐,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杂志《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发表。
  • 另在重点大学学报、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项成果在国内同行业推广。
  • 2000年单位撤销,本就生性孤僻,无党无派, 索性成了一闲云野鹤,以笔名孟荪信笔涂鸦,偶或去广东高校向年轻学子发发议论。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阅读

1、赵晓教授 | 中美贸易战+新冷战:唯仁爱之心方能逆转未来

2、青春的选择与信仰的传承--谈李芳芳电影《无问西东》(上)

3、香柏通知 | 谁能止息你的愤怒,安慰你的悲伤?--谈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电影《三个广告牌》

4、老布什总统夫人葬礼上 亲人致辞竟走欢乐路线

5、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战善战   尽程途   守主道   ——

236e9ffe5e6a84f75a4181e749e20757.jpg




2664220faec321fea0cb3595808c9e84.jpg


执行编辑:ChengSun
校对: Deborah
配图: Deborah
美编:Deborah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