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展开

社区小喇叭     

全站
admin 说: 注册时请使用中文名注册谢谢合作
2016-07-31
全站
admin 说: 欢迎大家
2016-07-14

英国与欧盟70年恩怨简史

[复制链接]
我的人缘0

超级站长

639

主题

720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625

社区QQ达人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

QQ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6-26 23: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英国与欧盟70年恩怨史                                                           



            点击上方“Miss Money”,每天体验愉快阅读!

cc63dc59b6db5baf6d0cdc9dbaf55ae8.jpg

1.英国属于欧洲,是一个西欧国家。历史地看,英国在欧洲的利益是与防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二战后,1945年艾德礼工党政府上台后,外交大臣贝文计划试图建立一个在英国领导下的介于资本主义美国和共产主义苏联之间的“第三势力”,即所谓“西欧联盟”。而面对苏联“扩张”的威胁,贝文不得不寻求美国支持,结果导致了1949年美国主导下的北约组织的成立,西欧联盟计划失败。(图为贝文)


7c1de0f6e5c61d09c945d32bd044548e.jpg


2. 1950年,法国人提出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舒曼计划”,从而标志了战后欧洲一体化的起步。舒曼计划意在促成法德两国的和解,同时为更广泛的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法国向英国发出参加计划的邀请,但遭到了英国的拒绝。(图为时任法国外长舒曼,他被尊为“欧洲之父”之一)


f9658a4e3053a4676c5cb9a407e2f883.jpg


3. 战后初期西欧各国依据共同利益基础倡导联合,但要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欧洲联邦,还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邦联,英国同欧陆国家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欧陆国家主张最终实现欧洲联邦,英国则坚决反对搞超国家的欧洲一体化,只主张政府间的磋商合作,并试图在政府间合作中实现英国在欧洲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图为舒曼计划设计师莫内,另一位“欧洲之父”)


e09b61e36c62737bb0ef0dd5fc335af2.jpg


4. 1951年,在野时曾大力宣扬欧洲联合的丘吉尔保守党政府上台后,在对欧政策上没有任何显著的变化。丘吉尔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英联邦和前英帝国剩余部分的统一和团结;第二个目标是英语世界的‘兄弟般的联合’。第三是统一的欧洲,我们是它的一个独立的但与它保持密切联系的盟友和朋友。”这延续了他此前提出的“三环外交”思想。(图为丘吉尔和杜鲁门)


1133504285572a61c2a260ba09c291ef.jpg


5. 1955年底,英国同意参加煤钢联营六国建立关税同盟的讨论,此举是为引导谈判向英国希望的方向发展,在发现不能如愿引导后又退出讨论。一年后,英国提出在西欧建自贸区,试图引诱六国中的小国脱离法德。但六国觉察了其破坏性,加快了关税同盟进程。1957年,欧陆六国在罗马签订《关于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关于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马条约》)。次年1月,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图为《罗马条约》签订)


faa4a7f65cf6a72df5548a4e3da6856f.jpg


6. 在自贸区计划失败后,英国又组织七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六国对抗,但同样难以成功。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需要一个团结的西欧以对抗苏联。为了不失去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的考虑,也为了经济利益上的考虑,1961年8月,英国麦克米伦政府正式向六国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此后开始艰难谈判。(图为麦克米伦和肯尼迪)


6f7028470a65249df75182a42ec41de6.jpg


7.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宣布决绝英国加入欧共体。戴高乐的欧洲政策目标是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他把欧共体当作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他不愿意共同体吸收一个足以同法国争夺领导权的国家。麦克米伦在日记中写道:“戴高乐想支配欧洲。他想的不是一个伙伴关系,而是一个拿破仑式的或路易十四式的霸权。”(图为戴高乐和麦克米伦)


e3e6521489e172c0554d5ebfb532658b.jpg


8. 国际形势和欧共体自身的变化,英国经济的日趋衰落和欧洲向心力的越来越强,以及国内政党政治的考虑和亲欧势力的推动,促使威尔逊工党政府对欧共体态度由冷淡转向积极。与此同时,戴高乐也强烈反对欧共体机构拥有强大的超国家权威。1967年5月,英国政府再次申请加入欧共体。11月,戴高乐再次否决,其真正原因与第一次否决并无不同。(图为威尔逊)


3dfebfd610f2334f52e9729b65c817ae.jpg


9. 1970年6月,希思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后不久,就开始在前工党政府提出的加入欧共体申请的基础上同六国开始谈判。此时,英帝国已土崩瓦解,国际经济体系也趋于崩溃,法德联盟成为西欧核心并成为美国重要伙伴。而法国新总统蓬皮杜也不赞同戴高乐坚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做法。1972年,英国签署加入协议,次年正式成为欧共体成员国。(图为希思签署加入协议)


8c623c25e367974245a167c7490b8818.jpg


10. 然而在威尔逊1974年再度执政之后,“半心半意”、“若即若离”便真正成为英国对欧共体立场的一个显著特点。1974年4月,英国提出重新谈判加入条件的要求,并决定就英国在欧共体内去留问题举行一次公民投票。1975年6月,公民投票举行,结果赞成留在欧共体的占比为67.2%。威尔逊下台后,继任者卡拉汉对法德倡议的货币联盟计划持怀疑态度。这些都破坏了英国在欧共体内的形象。(图为卡拉汉)


aa79e4773bced6901d4d2a733ba4ade1.jpg


11. 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以后,对欧共体进一步的一体化进行了强烈抵制。但她的不幸在于她当政时正遇到自1955年以来最强劲的一体化动力。这一因素加上其个人风格,使得她在国内外四处树敌。最终保守党内在欧洲问题上的严重分裂,导致了撒切尔夫人的下台。(图为撒切尔夫人)


c919bf8e0a68ef718a2203a7c9224862.jpg


12. 1990年代初,梅杰刚担任英国首相时,把对欧政策确定为使英国处于欧洲的核心,他试图重新打开英国与其他欧共体伙伴的关系。但事与愿违,到了1997年下台时,梅杰政府和其前任政府一样陷于孤立,又退回撒切尔时期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对立关系。在这期间,欧盟正式成立。(图为梅杰)


b72df3d6c436213558c7d77fa4a8f1e5.jpg


13. 1997年上台的布莱尔政府对欧盟持更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在政策上既体现出与前任政府的延续性,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强调经济欧盟(强调单一市场和成员国的责任)和经济自由主义,又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包括在欧元政策上表现出灵活性,统一有限度地扩大欧洲议会等共同机构的权力,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增加使用多数表决制。然而,布莱尔政府及继任的布朗政府谋求在欧盟内部发挥领导作用的目标,因英国不参加货币联盟而大打折扣。(图为布莱尔)


ab8bf1637d325f3b49877fb44ba3dfc5.jpg


14. 2010年卡梅伦保守党政府执政。2013年,卡梅伦声称欧盟正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危机,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该问题,欧盟很可能走向衰落,而英国也将考虑退出该组织。他还承诺若保守党在2015年的选举中胜出,将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英国是否退出欧盟。2016年6月,公投结果出炉,多数投票者赞成英国脱离欧盟,卡梅伦宣布辞职。(图为卡梅伦)


7fddad55dabd491c9859c4741ed13063.jpg


15. 回顾英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和英欧关系,不难发现其有两个突出特征:一、基于形势变化和国家利益需要,总能审时度势地对政策作出实用主义的调整。二、无论是保守党政府还是工党政府,在坚持反对建设联邦主义的欧洲、支持建立一个民族国家联合的欧洲这一总的对欧方针和立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继承性。其对欧主要目标是防止欧共体和欧盟演变为一个超国家的经济政治实体。(图为欧洲议会)


54e50e6895d9a7768bbbd5eb28ff83bc.jpg


16. 实际上,英国人对欧盟持有深深的怀疑主义态度,其背后有深刻的文化、政治、历史、经济原因。“英国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在感情上与欧洲大陆分开的习性。”英国人的岛国心态实际上是他们大国心态的反映,而支撑大国心态的是他们政治上的优越感。此外,尊重传统的民族特性对政府的欧洲政策也有重要影响。(图为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5386d0cbc1b6e5c7f4327176c4eaa727.jpg


17.而英国对欧怀疑主义的历史原因,首先与它的对欧外交传统有关。在英国近代对欧外交中,均势原则和孤立原则是两大支柱。其次,二战期间欧陆国家的表现让英国人不愿意把自己同“低劣的”欧陆人联系在一起,更不能与之为伍。最后,加斯贝里、阿登纳、舒曼等“欧洲之父”主张建立一个以欧共体为核心的民主的天主教欧洲的思想在英国产生了消极影响。(图为阿登纳)


d499d0e239c6450eebf40559fcd46c3c.jpg


18.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原因可能被冲淡,政治原因可能被削弱,但经济原因却始终重要。如果说加入欧共体没有给英国工业带来利益的话,那么它使英国农业遭受的损失更大,由此又带来英国所承担的共同体预算摊款多的问题。此外,为了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以应付危机,英国朝野上下对欧洲单一货币、中央银行都心存疑虑。(图为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


编辑:陈近荪,本文基于赵怀普著《英国与欧洲一体化》 世界知识出版时2004年出版。


维码关注我们
腾讯财经出品



Miss Money
有趣“财”快乐




1061dd8aece02fd272247354485125c1.jpg

                    


来自群组: MissMoney浮世[v]


上一篇:英国独立!引爆全球市场惊天大屠杀?(真相全在这)
下一篇:批判者的高贵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户口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笃行民主言论自由 。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