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展开

社区小喇叭     

全站
admin 说: 注册时请使用中文名注册谢谢合作
2016-07-31
全站
admin 说: 欢迎大家
2016-07-14

房价是如何一步步挤压并弄死中国实体经济的?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5-7 03: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房 价是如何一步步挤压并弄死中国实体经济的?(深度好文




             一是占用土地,危及农业。这是最直接的危害。中国现在已经是粮食不足,大量进口,粮食安全已经是重大隐忧。李嘉诚说,中国的粮食不足让他睡不着觉。中国这么多人口,粮食出问题,可是灭绝性的危机。看看盖房子占到了那么多大好的良田,让人心痛。





              二是加大了制造业成本。这个成本是多方面的。比如购买土地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倍。劳动力的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倍。因为工人也需要住房,买房的付出多了,这个成本也会间接落到工厂的身上。职工买不起房,怎么愿意到你这里工作?要求加薪就是急迫的。相比较中国的土地成本和金融成本,中国制造业的成本要高于美国很多。因为美国的土地成本可能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而贷款利息,中国也高出四五倍,甚至更多。中国唯一的劳动力成本还有优势。国外到中国设厂,并不是看中中国的成本,而是市场。他们把工厂的成本都通过高价格转嫁到中国人民头上。比如汽车中国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几倍,连在中国组装的手机、电脑,国外的价格也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三、加大金融成本。经济学家早就论断,过度楼市必然带来货币泛滥。这是早期经济家坎蒂隆的论断。中国就证明了坎蒂隆效应。中国印了这么多钱,就是进了房地产,所谓政府重大项目,也多与房地产有关。印了这么多钱,实体企业贷款仍然困难。日本企业贷款利息不到1%,而中国企业最少15%,还可能要用高利贷。因为房地产的利润更高。银行都愿意贷款给房地产。


             四,加大了创业成本。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还买不到一套房。而中国很多 企业家当年创业时,可能都没有这么多钱。而现在买套房的钱都不够,人们怎么去创业?谁还有创业的动力?没有创业,怎么有企业和产业?





0b777b286db451c2d9220c1257fb4cf8.jpg




                 五、创业不如炒房。很多创业者认为炒房是最好的创业机会,银行还可以零首付,不需要成本。炒房比什么都赚钱。今天北京一个人说,当年以6万块钱炒楼,现在赚了2000万,该退休了。现在谁不赚房地产的钱谁就是傻瓜,谁去做实业就是找死。全民炒房就这么起来了。


                六、实业老板转到房地产。几百人的企业干一年,还不如老婆炒房赚得多。许许多多实体企业转行做房地产,开发不了大项目,就开发小项目。





              七、国企大都跳进了房地产。包括烟草在内的国营大企业,没有不进房地产的。一些地方的品牌企业也纷纷被地方政府拉进了房地产。房地产成主业,没有心思做别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普遍下降。





            八、高房价耗尽老百姓手里的钱。城市普通人老少几代人的钱都花在买房上,成了房奴,吃饭、穿衣、给孩子买玩具的钱都舍不得,中国消费一直起不来,消费起不来,实体企业就拉动不起来,十几亿的人口,消费市场却不高,企业经营难以维系。


fb76a53277e5d6e2761af1ff04a0a495.jpg






             九、房地产培育中国大批房地产富豪。这些富豪移民国外,资金外流,他们狂买国外奢侈品,拉动国外经济,形成对中国民族品牌巨大挤压。



                 十、炒房一夜暴富的奇迹。催生了众多人的财富梦,炒房、炒股、炒钱、炒大蒜、炒绿豆。全民都炒。都想一夜暴富,还不劳而获,坑匡拐骗,信誉破产,经济环境恶劣。老板路跑跳楼,高利贷破灭,此类案件天天发生。从这十条来看,条条都是实体企业的关坎,不破除高房价恶魔,中国经济就难以走上健康发展的正常道路。一些人已经一头撞南墙,不撞头破血流,他不知道墙是石头的,他认为他是铜头铁臂,什么墙都能撞破,什么规律都能打破。





5b766dbd04aed360f9850a7ab7e8d393.jpg







               我们来梳理中国房地产的历史,再来梳理中国经济的历史、时间节点、政策节点、变化节点。以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经济基石,以及房地产和制造业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3b02253cc57da7fc3c1df6c85f52bacc.jpg






               转折点:2003年如果那一年,我们继续房地产的消费品属性,不要把房地产定性做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而是立法大力做强做深制造业,扶持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企业和品牌,严格立法保护创新、产权、专利,倡导全民创新、研究、科研,倡导匠人精神,发展至今,该是什么样子?

              在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享受着房地产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巨大利润时,地方政府也尝到了房价上涨的巨大甜头,社会中掌握着核心资源的利益方都希望房价上涨、都希望房地产增长、都在依赖房地产时,苦的就是无数的老百姓,因为,只有没有任何资源的老百姓在单方面的希望房价降下来,但这一天,再也没有等来。



4ef903b90928bd2a85e66209c0627812.jpg




              同时期,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却在升值,出口优势下降,大量制造企业步履维艰,但同期房地产业却在高歌猛进,一正一反,钱和人才都快速流向了房地产业。

                 这没有等来的房价下跌,一直从2003年持续到了2013年!而且是一路高速疯涨!10年的时间,成就了中国的房地产,消耗掉了中国的实体经济活力!




                 有人感叹:七匹狼做地产、美的做地产,海尔做地产,雅戈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苏泊尔做地产,格力做地产,格兰仕做地产,奥康做地产,娃哈哈做地产,喜之郎做地产,奥克斯做地产、长城床垫做地产、长虹电器做地产,五粮液、郎酒、水井坊、阿里巴巴都在做地产,神奇的地产啊,让72行最后都殊途同归!




                  回到郑州,思念做地产、宇通做地产、郑煤做地产、海马做地产、锐旗做地产、中瑞做地产、大浪淘沙做地产、和谐汽车做地产、欧凯龙做地产等等。一样的殊途同归!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在实体经济已经很艰难之时,在制造业急剧下滑之际,外因是出口急剧下降,这部本意很好、保护员工的法规,对很多企业主来说却是很艰难的痛、过不去的坎。

                  转折点:中国的2009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之下,全球经济下滑,但其实我们自己知道,由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封闭性,对中国的影响其实小于全球,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现实,接受经济下滑,并能深刻预见到M2增大、大规划基建和信贷刺激后的一系列恶果,顺势转型,放下房地产,倡导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减税、暂缓或优化劳动合同法、扶持创新和研发、保护产权和智慧成果,走到今天,又是如何?2009年第一季度,银行放出的贷款超过了过去三年的总额,银行被政策压着必须放出多少贷款,这些钱大多是实体经济企业借出,大多流向了担保公司或房地产,没过3年,要求必须归还,而大多企业均无力偿还,成为了在2012年前后压垮实体经济的最重的一棵稻草。货币大量增发,2009年底,中国的M2余额超过了美国。转折点:美国的2009年2008年,是美国次贷危机最为严重的一年,2009年,奥巴马上台,强调重振制造业和出口,并于同年推出78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并强调降低金融业比例、增加出口,让美国经济建立在岩石上而不是沙滩上,2009年1月28日,众议院通过8190亿美元的“买国货”刺激条款,2010年8月,奥巴马签署《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通过减税、贷款、能源补贴等一系列措施来重振制造业,让在美生产效率提升,并鼓励美国的制造业回归。2007-2011年间,美国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60%。美国的ISM制造业指数在2008年最低为32.4,从2009年8月回升到50以上,现在已经回升并超过次贷危机之前的水平。可惜,最好的调整时间都过去了,其实2008年就是最后的机会,如今,很多企业都没有了,再来一个巧妇,又如何去做好炊?

               被房地产绑架之下,房地产一冷,整个产业链都受影响,经济就严重下滑,政府就赶紧降准降息放水刺激,然后这些钱又流不到实体经济中,只能进入房地产,房地产又变热,房地产一热,整个社会的钱就快速转入房地产,钱也热购房者也热,价格就快速上扬,于是政府就赶紧限购限贷调首付等,政府没了房地产也不行,老百姓不买房子也不知道钱往哪儿花,在中国目前这个经济棋局中,谁都很惶恐。

                    













来自群组: 百姓周刊 社区


上一篇:香港:机会窗口已关闭
下一篇:一篇文章看懂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大趋势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户口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力和义务,笃行民主言论自由 。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