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区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会收集多少信息?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8-21 19: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社区欢迎您,马上申请户口,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e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申请户口

x
在做决之前,我们会收集多少信息?


                                                                                                   

4fd58d717eed6333a2ed39c630353a1f.gif



/Ida   公众号/复旦商业知识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绿墨水社区”(greeninkclub),已获转载授权。作者Ida。
做决策其实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由信息输入、信息处理和信息输出三个阶段组成,信息输入主要是人们的感觉到和知觉,信息处理涉及到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信息输出则表现在人的行为和言语反应。信息量则是整个处理过程的开端,人们在做决定之前会综合考虑各种信息。

当需要作决定时,人们会寻找相关信息来参考,比如说,当你想在网上上买一件产品,你一定会仔细研究产品描述和用户评价,可是, 究竟要看多少评论才会让你下定决心按下“立即购买”?


62638b550f1901d4e6a8e45627ccbab0.jpg

也许你会说,在做决策前我们会收集多少信息取决于这件事重要与否(或者自己懒惰与否)。那么,如果同样的决策,被放在不同的时间(如,为下周的自己和一年后的自己买一件产品),又或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如,自己或朋友购买某件产品),你所收集的信息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心理距离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解释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提出,在面对某一事物时,我们有时会使用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来看待它;而有时却又关注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前者被称为“高水平解释”,而后者被称为“低水平解释”。

对待不同的事物,我们什么时候会使用“高水平解释”或“低水平解释”呢?研究发现,人们对事件的解释会随着对事件心理距离(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真实性)的知觉而发生改变。

b7737742b24a450e1fd6a05f7d1c4b36.jpg
具体来说,当知觉事件的距离较远时(即心理距离大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高水平解释(抽象地看待事物,关注事物的本质);当知觉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使用低水平解释(关注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所以,当面对别人的情感问题时,我们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看清问题的本质,就如同开了上帝视角;可一旦自己遇到问题,却总是因为过分关注一些细节,而“当局者迷”了。

需求性 vs. 可行性


另一方面,在做决定前,对于求性(desirability)与可行性(feasibility)的考量是影响我们决策的原因。需求性是指结果的主观价值大小,可行性是指达到该结果的难易程度。通俗来说,需求性注重“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件事”;而可行性是“我们怎么去做这件事”。代表了“为什么要做”的需求性“是高水平解释,而代表了“怎么做”的可行性为低水平解释。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在我们做决策之前,会收集多少信息?


显然,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决策能够尽量精准,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收集更多的信息,然而道理我们都懂,实践起来却是那么困难。大量的信息是我们想要的(需求性),然而,获取大量的信息需要时间和努力(可行性)。当我们需要在二者间做出选择时,更大的心理距离会让我们更看重需求性,而非可行性。

0d55d66da6017429539ebd26bda2caa2.jpg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的朋友邀请我们在年底去另一个城市旅游(心理距离大),我们会更多地考虑“我是不是想去那个地方”(需求性),而不是”我是否有时间”(可行性)。

我们愿意为将来的决策收集更多信息


因此,在做决策前,我们会收集多少信息取决于心理距离。如果我们要为一个比较远的未来(相对于接近的未来),或为我们的朋友(相对于为自己)的决策收集信息时,对于需求性的考量(即,更多的信息更可靠)会高于对可行性的考虑(即收集更多的信息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最终让我们想要收集更多的信息。
作者通过五项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实验 1  参与者想象明天(时间上接近)或一年之后(时间上遥远)玩卡牌游戏。 在实验2中,他们想象自己玩这个游戏(社会近距离状态),或建议即将玩游戏的朋友(社会远距离状态)。

在实验1中,参与者阅读如下游戏的描述:

游戏包括两个阶段:抽样阶段和选择阶段。

在选择阶段(第二阶段),您将被要求在两副卡片之间选择一次(从这一副卡片上随机抽出一张卡)。 每张卡片上都有一个正数或负数,写在卡上的数字将是您的游戏金钱奖金或罚款(以美元计)。

在采样阶段(第一阶段),您将能够对两副卡片行抽样。 在每个抽样试验中,您将选择一副并从该副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看到上面写的数字。

然后,研究者询问近(遥远)未来状况的参与者:如果您明天(从现在开始的一天)将玩这个游戏,在进入选择阶段之前,您要在抽样阶段抽取多少张?



33b5b8d3beafb6e207d4edab079c9e24.jpg
···
实验 2  与实验1类似,但游戏的描述没有具体的时间参考。 要求时间接近的参与者想象他们正在玩游戏,并指出他们将要采集多少卡片,而时间遥远的参与者被要求设想一个朋友正在玩游戏,并指出他们会有多少卡 建议他/她进行抽样。

结果发现,实验1的结果如预期的那样,参与者表示在遥远未来的情况下他们会采样更多的卡片;而在不久的将来的条件下会少一些。

实验2的结果也如预期,参与者表示他们会建议朋友采样更多的卡片,而对自己来说会采样少许多。

···

比起自己,我们建议朋友收集更多信息

实验 3  参与者想象明天(不久的未来情境)或从今天开始的一年(遥远的未来情境),玩一个游戏。两个不透明的缸中装满了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如果随机拿到了一个红色大理石的将会得到奖赏,如果随机拿到了白色的大理石则什么也不会得到。但是参与者能有很多次采样试验的机会可以看到拿出来的是什么颜色,试验结束大理石将会混合。


3fe9dd03f30dd45089bff7a26b4e8ab2.jpg

···


实验 4  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想象不同目的下的采样行为,为了自身玩这个游戏(社会近距离条件),或为了建议一个即将要玩的朋友而玩游戏(社会远距离条件)。
结果发现,实验3中,参与者表示在遥远的情境下他们会采样更多的大理石,而在很近的将来情境,他们会抽样少一些。实验4的结果也和预期相近,参与者建议朋友时会采样更多的大理石,而自己抽样时会少一些。
···
实验 5  目的是检验在真实决策情况下的预测结果。 具体来说,参与者被提供与实验2中描述的卡片决策非常相近的游戏,并且询问他们想要抽样多少卡片(社会近距离条件),或者他们建议另一个打算玩游戏的参与者抽样多少卡片(社会远距离条件)。
结果:如预期的那样,相比他们想为自己采样,参与者建议另一参与者抽取更多的卡片,这些结果与假设实验(实验1-4)的情况相一致,但更加强大,因为在假设场景中操纵距离(即,如实验1-4中以假想的形式引入距离的初始距离)比实际情况下的影响力小。
···
这个研究表明,增加心理距离可以通过帮助决策者考虑更多的信息来改善决策。同时,如果更大的样本未能支持更好的决策(比如在变化的环境中),那么距离将是有害的。


论文原文
Halamish V, Liberman N. How much information to sample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 It's a matter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7, 71: 111-116.






               


早上好,主内平安。主在客西马尼园哀哭祈求,使父神的心深痛不已。祂爱子的哭声,眼中的流泪;惊恐无助的忧伤要死!使父神的心也被撕裂!耶稣俯伏在地求告:“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挪去”。父神凡事都能, ...
e社区更懂你! 立即登录 申请户口
快速回复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