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者 发表于 2018-8-18 16:10:15

为国生娃!谁愿意?


为国生娃!谁愿意?

                                                                                                关注并置顶,财经干货不错过!



—01—
以前,很多人生娃是为了“养儿防老”;


现在,生娃有了一个更高尚的理由——为国家。


连《人民日报》都发出呼吁:“生娃不只是家庭自己的事,也是国家大事。”




据8月8日《华夏时报》,人口与生育问题学者何亚福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新生儿的出生数据或将会比去年上半年的数据还少,明年有九成的概率推进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这当然只是这位专家的个人意见,但当前我国的生育问题确实是不容乐观。
从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位基本国策,到2015年全面二孩,再到最近多个省份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生育从来都是关乎国运的。

现在,低出生率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开始不断显现。中国的人口红利基本已经用完,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社会保障压力大……

于是,生娃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会让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吗?




—02—

其实,多地早就开始“催生”急了。


2000年,政府出台了“双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推出,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当专家们喜滋滋认为会出现补偿性生育时,结果却是一盆冷水。

据原国家卫计委统计,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婴儿活产数为1846万,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是1758万,下降了88万人——也就是说,全面放开二胎以来,我国新生儿数量不升反降。

同时,2016年全国住院分娩婴儿活产数中,二孩及以上占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超过45%。而2017年,二孩占比51%——可以这么理解,一胎都不生的人相对更多了。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5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为1.62,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45;另有数据显示,近年中国的生育率已低于1.5——这个数字意味着,我们每代人的数目,都比上一代,减少了四分之一。

一直力推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且鼓励生育的人口专家黄文政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未来十年,中国育龄高峰期母亲的数量会减少45%,每个人即使生的比原来多50%,也没有办法弥补基数下降,中国每年出生人口很快就会掉到1000万以下,未来中国能够维持占世界总人口4%到5%已经是万幸了。”

人口的急剧萎缩,是一个可怕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基本已经用完的人口红利、老龄化加剧、用工成本上升以及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

生活在飞速老去的国度,或许80后与90后真的会晚景凄凉。

连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也发文: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




也难怪最近各地接连出台福利政策,鼓励生二孩。

辽宁成为全国首个提出鼓励生二孩的省份。2018年7月,辽宁宣布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天津:对于生二孩的职工家庭增加30天的生育津贴。

湖北宜昌:对合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以县市区为单位,落实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城区按每例2500元标准,并适时调整。

湖北仙桃:政府全面实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对符合政策家庭,生育二孩可获1200元补助。

新疆省石河子:对生育二胎的家庭,给予顺产500元/户,剖腹产1000元/户的住院补贴。

而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取代过去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这是自1981年以来国务院组成部门中第一次没有“计划生育”名称。  

只是,在生养孩子的巨大压力年前,产假的调整以及小额经济补贴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单身狗一语道破
—02—
“生而贫穷”。


“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当一套房的首付掏空了两代人的积蓄,当房贷握住往后几十年的经济咽喉,当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一览无遗,当《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小学6年级,全班只有儿子没出国》一出一个刷屏爆文……想多养孩子,更多人是在祈祷家里有矿。

中国父母养孩子,堪比在风里撒钱。都说怎么养都是养,但真生出来,都不愿意自己孩子低人一等,砸锅卖铁地供着:胎教早教学前教,琴棋书画机器人,奥数英语跆拳道……孩子的成长,都是踩着人民币,踏出来的路。





—03—
其实,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很多国家早就遇到了,为了鼓励生育,这些国家也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俄罗斯,前几年人口一度出现负增长,目前的生育率在1.77,仍旧落后于世代更替水平2.1,政府于是陆续设定了一些特别的“节日”。

PS:世代更替水平是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年出生所有女性,在她们一生中生育的子女数与她们出生时出生的人口数相当,也就是要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

2007年9月12日被定为“家庭接触日”,全国职工们于是有了一天的假期进行“家庭接触”。九个月后,也就是2008年6月12日,成为了“为俄罗斯生育一名爱国者日”。

在这一天,生宝宝的妇女将获得奖励,小到彩电,大到SUV——以此感谢他们过了一个卓有成效的“家庭接触日”。

不仅如此,首都莫斯科的一个公园还推出了一款“爱之长椅”。这张长椅有一个弧度,可以让情侣们靠得更近。





韩国也有相似的手段。韩国现在的生育率是1.25,比俄罗斯还低,一年才搞一次纪念日怕是不够用,于是,卫生部颁布,每个月都有一个周三被定为“家庭日”,职工们可以在这一天提早下班,据说办公室还会强制熄灯把人赶走。


离韩国不远的日本,生育率在1.26的低水平。2015年,丰田公司推出了一款机器人宝宝KiroboMini。设计师表示,希望机器人宝宝能唤醒一种情感的连结。





最新近的、最夺人眼球的举措,大概要数西班牙了。西班牙目前的生育率是在1.49,落后于欧盟平均值1.58。没有小孩的夫妻数量从1977年的150万,上升到2015年的440万。


政府为了抬高不断下滑的生育率,就在去年3月份,设立了一个“性爱部长”的职位,由专家Edelmira Barreira担任,希望藉此挽救国家人口。

当然,也有把这件事上升到国民义务的。比如丹麦,某旅游公司前几年发起了一场叫“为了丹麦,做吧!”的呼吁活动,称“性爱可以拯救国家未来”。





低生育率的还有新加坡,为了鼓励生育,2012年8月9日,新加坡政府举行了“国家之夜”,鼓励夫妇“释放自己的爱国情怀”。此外,还对小型一居室的出租数量进行限制,以鼓励人们住在一起……


现在,中国也开始了,《人民日报》在昨天的文章中说:“为保证鼓励生育政策的落地,有些省份都表示要在鼓励生育上制定政策,这无可厚非;但更应该注意的是,要把政策落到实处,而不是画饼充饥。”

—04—
1973年,中国开始在全国实行“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

上个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被列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少生了4亿人。

人口最直观的的减少出现在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大国空巢》作者、人口学家者易富贤表示,即便现在完全放开计划生育政策,将生育率稳定在1.2,那么到2050年、2100年,中国总人口将降至10.8亿、4.8亿。

目前,中国人口减少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

易富贤称,由于计划生育,使得中国人口快速老化,中位年龄从1980年的22岁提高到2015年的38岁,并将继续增加到2030年的46岁、2050年的56岁。

反观印度和美国的中位年龄,1980年分别为20岁、30岁,2015年分别为27岁、38岁,2030年分别为32岁、40岁,2050年分别为40岁、44岁,今后的人口结构比中国要年轻得多。

另外,中国的劳动力/老人(20岁~64岁/65+岁)从1980年的10.3降至2015年的6.9,并将继续降至2030年的3.6、2050年的1.7,劳动力短缺将使得中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再对比印度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劳动力/老人2015年分别为10.0、4.1,2030年分别为7.1、2.7,2050年分别为4.4、2.4,今后劳动力比中国充足,养老压力比中国要轻得多。

易富贤表示,中国需要生育率接近2.3(主流家庭有三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世代更替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然而,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22、1.18。

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社会经济模式也都是围绕主流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进行的,这种民不聊“生”的模式将惯性延续,中国要鼓励生育,可能要比其他国家付出更多。

—05—
今年5月,据外媒报道,中国正在讨论计划生育替代方案,改方案被称为“独立生育”,也就是允许人们自由决定生多少孩子。

人口专家黄文政称:“这个消息是可靠的,具体的内部政策建议不是特别清楚,但高层希望放开的想法很明显。”

虽然上述政策还没有落地,但面对人口困境,多个省份已经迫不及待了。

天津市提出对符合二孩政策的职工增加30天生育津贴;湖北宜昌按照“限额内报销”办法“对合法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对象,落实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费服务,城区按每例2500元标准”;湖北仙桃全面实施基本生育免费服务,生育二孩可获1200元补助;新疆石河子市对生育二孩的家庭,可领取顺产500元/户、剖宫产1000元/户的住院分娩补助。二孩0岁~3岁期间,每户还将给予适量奶粉补贴。

6月29日,陕西省也提出要“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

7月5日,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年~2030年)》,提出将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但是比较尴尬的是,即使国家完全放开生育政策,很多年轻人可能也不愿意生了。

人口学家、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曾撰文指出,这是因为中国目前愿意生育三个或更多孩子家庭少之又少,而全面两孩迄今实施已超过两年,堆积反弹效应趋于结束。

梁建章称,中国目前养育小孩的痛苦指数极高,在中国养育孩子,除了需要承担高昂的直接经济成本,还面临越来严重的看护困难,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托儿所奇缺。

另外,对很多年轻夫妇来说,大城市高企的房价更是难以承受之重。有网友无奈地称,“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易富贤称,“房子正在‘碾压’孩子”,中国是以养3个孩子的成本只养了1个孩子,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

关于生不生娃容我说几句心里话














































































































































































为国生娃,你愿意吗?

大量粉丝还未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读完顺便点赞,以资鼓励!你的满意、支持、吐槽、转发,是我前进的动力!

来源:财经菁英汇(cjjyhzg)综合真话财经(zhenhuacaijing作者 :马继鹏)、华夏时报(作者:王晓慧)、啃金融(kenjinrong)、凤凰WEEKLY(phoenixweekly 作者:宁一)等   编辑整理:财经君(微信:caijingjun88) 欢迎添加交流!



财经菁英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国生娃!谁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