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者 发表于 2017-9-2 10:09:39

崇福史话|想听听小城的会馆文化吗?

崇福史话|想听听小城的会馆文化吗?

                                                                                                   

            崇福的会馆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明弘治年间江阴汤沐担任崇德知县时已经有很多徽商入崇,焦袁熹《此木轩杂著》卷八《货殖》载:“至邑货殖,倍取民息,捕之皆散去,阖境称快”,文中的货殖者就是典型的徽州典商。
            但是外籍商人大量涌入崇福有史可载的是因太平天国战火后商业萧条,商户急剧减少。清同治四年(1865),清官府施行“奉宪招商”,大量宁波、绍兴、金华、安徽从商者进入,其中以安徽人实力最为雄厚,而且此前已有安徽旅石门同乡会存在。


                  晚清时期,大量的外籍商人在崇德商业和服务业已经占据一半江山。例如茶漆业均为徽州人开设,所谓茶漆即茶叶,各号所雇用人员亦从家乡带来。1851年在东大街开设的方同有茶号,民国时期开设“东志大茶漆号”的吴肇歧、“立大隆茶漆号”的吴凤文,还有民国34年(1945)成立的崇德先茶漆商会同业公会理事长吴光树都是徽州吴氏同族。
                木行业业主也大多是安徽人,如横街有名的吴永茂漆木店。典当业股最初基本为安徽籍,如较早的善长典当最初便是由安徽人胡雪岩持股,尽管后来崇德、湖州人接手典当业,但典当职员向来是以徽州朝奉出名。
                宁波人则以经营药材业为主,解放前夕,药店经理和职员中仍有不少宁波人和绍兴人。江西人主要经营点心、菜馆、家俱之类。金华人主要从事竹匠、木匠手工业。绍兴人则主要开设硝皮作坊。
               随着外籍商民增多,宁绍赣皖籍商民均设会馆以仪事和谋福利,在南三里桥北堍(原化肥厂、米厂地基,今宝马花园小区东侧河边),自北向南依次建有江西会馆(同仁会馆)、金华会馆、宁绍会馆、新安会馆(安徽会馆)。
            会馆属于一种半公共的建筑,会馆内的成员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统的会馆有定期的祭祀,所谓祭祀是祭祀本籍先贤和先人,因此往往设有祠堂;其次会馆提供同行业者或同籍人士聚会与娱乐,以乡音叙乡情;第三则是对初来崇德的本籍人士在此得到救助,或为准备归葬原籍的死者提供暂厝服务等等;最后是要求同行业者要遵循规章制度,订立同业公约,维护集体利益。
                四座会馆中南三里桥北堍的新安会馆(安徽会馆)的建筑最为雄伟,高大的马头墙和精美的木雕、石雕是其典型的特征。而且那时候的徽商是很典型的文化商人,有一件事就是清末光绪年间,原洲泉北庄胡氏家庙庑壁嵌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行书登岘山直幅石刻,石刻一共八块,高五尺余,字大小如华阳瘗鹤铭。后来石刻被安徽籍商人购买后移嵌于新安会馆关帝厅壁,不过很可惜石刻在抗战时期为日军所毁。
               新安会馆北侧的宁绍会馆、金华会馆、江西会馆建筑规模均较小。各会馆均设有关帝厅,供奉关云长,因为关云长既“义”的化身,又是民间信仰的“武财神”的化身。
            尽管会馆为外籍人所开设,但和本镇人也有点小关联。过去会馆内有一项服务是外籍客商去世后棺木需要暂厝会馆,等择吉日船运回祖籍地安葬,由于暂厝期间棺木内有陪葬品,因此需要雇人在夜晚看守棺木,有一位在金华会馆内曾经看守棺木的老人回忆当年的情景还是感觉有点后怕的。
               这一暂厝行业到清末民国时期,暂厝棺木的服务扩展到本地居民,较多的是镇上比较殷实的家庭如果有家人亡故,大多先将棺材暂厝南门外会馆内,等待家人请风水师傅察看“风水”后择日安葬,而会馆寄厝时按一、二、三等收取相应的租费。建国后,四所会馆均被改作米厂的粮仓。



崇福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崇福史话|想听听小城的会馆文化吗?